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八章 炮營擴編

同時對於紅衣大炮,劉衍也經過了一番推敲,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此時明軍中裝備的紅衣大炮型號繁雜,各種樣式、大小的都有,劉衍需要對比一番。

所謂紅夷大炮是歷史上十六世紀左右,歐洲各國率

先製造出來的,在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衣大炮。所謂\"紅夷\"者,紅毛荷蘭與葡萄牙也。

此時明朝官方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

據考證,當時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後來因臺灣問題與荷蘭人交惡,大多數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明朝當時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賣給明朝。

紅衣大炮不同於佛郎機炮,那是真正的重火力,在明末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天啟六年,明軍使用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後金兵馬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

在之後的寧錦之戰中,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

崇禎四年正月,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他們還創造了\"失蠟法\",化鑄鐵為鑄鋼,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由於夷字犯上滿洲人的忌諱,紅夷大炮便更名為\"紅衣大炮\"。

皇太極在八旗軍設定新營烏真超哈營,後來佟養性任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開始運用炮兵戰術。

可見在明末時代,不

管是明軍還是清軍都對紅衣大炮非常重視,劉衍也不例外,在這個沒有開花彈的時代,紅衣大炮無疑是最好的重火力來源。

在劉衍再三思考之後,決定將炮營裝備的紅衣大炮大小,從三千斤增加到四千斤,配備四輪重型炮車承載,由馱馬拉著機動。

同時還要在紅衣大炮上增加炮耳、望山等輔助,以增加紅衣大炮的準頭。

這種紅衣大炮可以射擊八斤左右的炮彈,射程超過三里,威力十足!

炮營擴編之後,有了這種重炮加持,以及各種火炮的增加,火力將提高到一個恐怖的程度,放眼如今的大明,以及大明周邊,在火力上,將無人是新軍的敵手。

於是劉衍在錢樰的擴編計劃上,將紅衣大炮的樣式一一寫明,然後又對計劃的諸多細節進行了調整,便派人叫來了錢樰。

“這份計劃你看下,本鎮已經批覆,可以移交到兵部,由兵部下發到火器督造處了。”

“是。”

錢樰咧著嘴,笑著說道:“總鎮,這就好了,這下我炮營可算是發大財了,各種火炮五百多門,這要是擺開架勢,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擋不住的,哈哈!”

劉衍笑著說道:“現在炮營還要先用現有的火炮維持操練,火器督造處那邊現在又要打造刺刀,又要鑄造各種火炮,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要著急,慢慢來。”

“另外,火炮多也不是一定贏,開封城外,李闖還有四百

多門火炮呢,結果就是因為炮手不精,光有火炮卻玩不轉。所以炮營要繼續嚴加操練,戰爭最重要的還是人,兵器終歸是外道,不可太過依仗。”

錢樰當即答應著:“總鎮放心,我炮營將士一向是嚴加操練,絕無懈怠。”

兩日後,炮營的擴編計劃被田輝敘下發,幾天後被送到了王家莊百戶所的火器督造處。

當譚曉大看到炮營擴編的具體計劃後,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對身邊的火器坊管事崔明源說道:“我看總鎮是不是受什麼刺激了,竟然一下子要擴編這麼多的火炮!”

此時開封之戰的一些細節,也在青萊鎮各處傳開了,特別是李自成在城下集結的四百多門火炮的事情。

崔明源苦笑著說道:“估計是讓闖賊的四百多門火炮給刺激的,總鎮也想富裕一回。”

“那就幹吧,現在馬上就是寒冬了,鑄炮最好的節氣是炎夏,冬日雖然不是不能造,可是這效率就差了不少,咱們只能不惜工本,往上堆人、堆物、堆銀子,儘快完成炮營的缺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