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駐紮在北直隸和山東各地的國防軍十四個軍向國防部上報,基本上完成了兵員、裝備的整編、集訓。
國防部尚書田輝敘隨即向劉衍稟報,劉衍心中大喜,自此大明便有了六十七萬餘精銳的機動兵力,哪怕每年光軍費就要開支四千三百多萬銀幣,這也是非常值得的,因為這六十七萬精銳大軍能夠創造的價值,絕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此時內閣各部已經按照劉衍的部署,抽調了大量的各部主事、侍郎,專門作為巡視組的成員候選人,而所有的候選人都是經過各部尚書的初篩,以及劉衍的復篩,在能力和品行方面,都是過關的。
隨後劉衍與國防部尚書田輝敘商議國防軍各軍調動的事宜。
首先,劉衍提出要優先滿足北方防備滿清的兵力部署。
眼下北直隸和山東各地因為要為國防軍十四個軍補充兵力,所以各地駐防軍的籌建工作就延後了,到了眼下八月初,也只是籌建了山東萊登營(萊州府、登州府)、兗青營(兗州府、青州府)兩個駐防軍營,其餘各地的駐防軍尚在籌建之中。
畢竟以北直隸和山東兩地,光是籌建國防軍各軍,就已經抽調了太多的青壯男丁了,再籌建各地的駐防軍,光是徵召壯丁這一項,進展就會變慢。
所以,劉衍決定調國防軍第一軍到第八軍,也就是原新軍各營的班底,全部佈防在北方各處關口。
具
體如下:
總兵官陳勳率國防軍第一軍駐守山海關,總兵官王越率國防軍第二軍駐守撫寧衛,總兵官張義率國防軍第三軍駐守永平府,總兵官汪博率國防軍第四軍駐守喜峰口,總兵官沈拓率國防軍第五軍駐守薊州鎮,總兵官苗紹率國防軍第六軍駐守遷安,總兵官許銘率國防軍第七軍駐守遵化,總兵官錢樰率國防軍第八軍駐守界嶺口。
這八個軍的兵力將來便是北上進攻滿清、收復遼東的基本兵力,此時數十萬精銳國防軍進駐到山海關喜峰口一線,也可以震懾滿清,讓多爾袞徹夜難眠。
對此,國防軍尚書田輝敘沒有異議,只是擔心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調動,會引起滿清的強烈反應,甚至會因此而集結兵力南下山海關,與國防軍各軍對峙。
劉衍笑著說道:“如果多爾袞真的有這樣的魄力,那本公還求之不得,只要滿清韃子敢南下,那就打一場好了!”
田輝敘大笑起來,的確如此。
隨後劉衍便部署隨巡視組南下的兵力。
按照劉衍的計劃,巡視組分為四個方向,也就是要組建四個巡視組,每個巡視組都由朝廷各部官吏組成,以參謀部出一人為組長,人數在六十人左右,也就是朝廷十五個部,每部每組約為四人,可以在一地分成四組同時行動。
至於巡視組的方向問題,劉衍提出,以宣府鎮、山西為一個方向,主攻西面,以河南、四川
為一個方向,主攻西南,以南直隸、湖廣為一個方向,主攻南方,這三個巡視組都是要配備國防軍一同南下的。
而最後一個巡視組的方向是北直隸和山東,主要是驗收兩地的新政、軍改推行成果,這個巡視組是不配備國防軍的。
“西北巡視組與國防軍第九軍一同出發,西南巡視組與國防軍第十軍一起出發,南方巡視組與國防軍第十一軍一同出發。”
劉衍說道:“第九軍總兵官賈洪雨、第十軍總兵官鄭義、第十一軍總兵官韓秦,都是咱們的老人了,而且熟悉官場,對於官場之中的齷齪很清楚,他們三人率軍與巡視組出擊,本公才能放心。”
田輝敘點了點頭,說道:“閣老考量得對,他們三人的確很合適。”
此外,劉衍也對北京城和山東進行必要的佈防,北京這邊自然是防備可能南下的清兵,而山東方面,則是防備被巡視組逼反的南方明軍。
“以國防軍第十二軍駐防北京城,以國防軍第十三軍駐防居庸關、古北口、將軍石關三地,以國防軍第十四軍駐防兗州府各地。”
田輝敘說道:“閣老,兗州府那邊已經有兗青駐防營了,即便是有南方叛逆北上,也能抵擋得住,沒必要專門調集國防軍一個軍過去駐紮吧?”
劉衍說道:“被動挨打從來不知本公的作風!調集一個軍過去,如果南方的那些武將和士紳、豪強,因為新政、軍改
之事,因為巡視組南下而起兵作亂,那就讓第十四軍南下,直接攻取南京城!”
田輝敘頓時激動了一下,如此做法,的確很像劉衍的作風。
田輝敘將劉衍的部署全部記錄完畢,然後便擬定國防部的調兵方略,說道:“屬下這就報送參謀部,由參謀部出具調兵令,然後呈報陛下硃批。”
“好。”
數天之後,參謀部發出的調兵令陸續送到了國防軍各軍,最先接到命令的,便是許銘、苗紹、錢樰三個駐守北京城的總兵官。
“去遷安啊?”
此時苗紹、許銘、錢樰三人正在一處酒肆的二層包間內喝酒,苗紹看著調令,又對許銘、錢樰問道:“你們去哪啊?”
許銘揚了揚手裡的調令,說道:“我去遵化。”
錢樰抿了一口燒鍋酒,然後說道:“我去界嶺口。”
“都不遠。”
苗紹咧著嘴說道:“閣老如此安排,將來收復遼東的,就是咱們幾人了,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