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始增加的稅收

如今既然國庫充盈,便可以提前準備一筆資金,等待新式福船定型之後,便可以儘快批次打造。

“閣老放心,屬下回去便著手安排。”

“嗯。”

劉衍說道:“這筆資金先派人運到靈山衛城去。”

“是。”

如今的靈山衛城雖然名稱並沒有改變,但是治下的軍戶百姓已經全部改成了民戶,畢竟山東各地的軍改已經徹底完成。

而靈山衛城也改為縣級城池,朝廷設立知縣進行管轄。

於是嶽明擔心的說道:“只是這麼多的資金放在一個縣城內,是不是有些不妥??”

劉衍說道:“無妨,靈山衛是咱們的老地盤,那知縣也是原本傷殘退役的新軍千總,靠得住。”

“是,屬下明白了。”

隨後嶽明問道:“閣老,如今朝廷還需不需要準備別的專款?屬下想趁著如今朝廷財力充盈,先提前準備出來,以備不時之需。”

劉衍略微思索了一會兒,便說道:“再有就是遼東戰事的軍費了,財政部先準備三千萬兩銀幣的軍費。具體的金額,財政部可以與國防部、參謀部、裝備部合議一下,拿出一個大概齊的預算出來,先將軍費提前準備出來。”

“是!”

嶽明聞言,心中頓時激動了起來,心中暗道:“看來閣老是有意出兵山海關,收復遼東了?”

誰知劉衍緊接著便說道:“你們各部合議的時候只是討論資金的數額,可不要理會錯了,本公暫時還不準備出兵收復遼東,因為我大明內部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理順,這些內部事務關係到我大明今後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國運興衰,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至於滿清韃子,如今已經是一條被打斷了脊樑的惡狼,只要我大明不再出現李自成這樣的巨寇內亂,只要朝野上下齊心協力,滿清韃子就已經翻不起什麼風浪,遼東已經是碗裡的肉,只看我大明什麼時候想吃下去,所以不用急於一時。”

最後劉衍總結道:“所以,如今朝廷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先穩定內部,然後再目光向外!”

嶽明抱拳說道:“屬下受教了!!”

嶽明向劉衍稟報完畢之後,劉衍自然也要向崇禎帝稟報一番,聽到如今大明有如此的賦稅收入,崇禎帝也是難以置信,為何自己主政的時候,大明連十幾萬兩銀子的大軍賞賜都拿不出來,如今劉衍才當了多長時間的內閣首輔,就給大明積攢下如此豐厚的家底,朝廷也能有如此充足的賦稅收入?

崇禎帝想不明白,難道這就是新政的效果?

“如果真的是這樣,朕還真是錯怪劉衍了?”

就在崇禎帝心中感到一絲彷徨的時候,劉衍便提起如今江南各省新政、軍改之策落實的進展有些慢了。

崇禎帝說道:“朕也收到了幾份江南官吏的奏章,也都提到了新政、軍改之策的事情,說是新政之策與民爭利,軍改之策是在仿效暴秦,朕以為如此評價新政、軍改之策,實在是有失偏頗了。”

劉衍心中頓時警覺了起來,先是感謝崇禎帝的支援,然後便與崇禎帝又說了一些話,然後說道:“臣還有事需要處理,就先告退了。”

“嗯,好。”

劉衍出了御書房,便朝著內閣官署走去,跟在身邊的侍衛遠遠的跟著,始終距離劉衍有幾步之遙。

等到劉衍回到內閣官署,便立即命人將軍情部尚書吳國金找來。

沒過多久,吳國金便急匆匆的趕來,劉衍第一句話便說道:“江南各省有人越過內閣和朝廷,直接向陛下上奏彈劾新政、軍改之策,軍情部立即暗中核查一下,到底是什麼人在暗中詆譭新政、軍改之策!”

吳國金聞言並沒有表現出很吃驚的樣子,而是說道:“啟稟閣老,軍情部已經有所察覺了,屬下也已經在早先派了南鎮撫司指揮使姚廣明親自帶人南下。只是現在軍情部尚沒有掌握具體的情況,也沒有掌握什麼實際證據,所以並沒有向閣老稟報此事。”

劉衍“嗯”了一聲,說道:“姚廣明是什麼時候南下的?”

“已經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

“期間就沒有什麼訊息傳回來??”

吳國金說道:“期間只有兩份密報送回京城,其中提到南直隸有人與福建那邊暗中勾結,但是此事對方做得非常隱蔽,目前不知道姚指揮使那邊,是否已經有了進展。”

劉衍眉頭緊鎖,沒想到如今自己數次對朝野上下進行清洗,新政、軍改大規模落實,國防軍已經開始南下,各地駐防軍也大批次籌建的局面之下,江南各省竟然還有人能夠暗中串聯,聚眾反對新政、軍改之策?簡直是匪夷所思!!

忽然,劉衍想到了福建之地:“福建?此事不會是與鄭芝龍有關係吧?”

想到這裡,劉衍心中就有些煩躁,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說明鄭芝龍已經開始發力,此番的性質也就變了,變成鄭芝龍暗中鼓動他人對抗朝廷。

也許在朝廷新式水師成軍之前,朝廷就會與鄭芝龍從暗鬥演變成明爭了!而這,正是劉衍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就在劉衍與吳國金商議此事的時候,忽然內閣官署值守的參謀部侍郎進來稟報道:“啟稟閣老,軍情部南鎮撫司指揮使姚廣明在外面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