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劉衍的計劃,廣寧前屯衛這邊的戰事,應該在海路軍切斷清軍後路,西路軍拿下瀋陽城之後再結束,如此便可以將多爾袞部包圍在廣寧一帶,防止清兵殘兵突破遼河逃往別處,或著是逃回瀋陽固守。
這兩個結果,都不是劉衍想看到的。
多爾袞逃回瀋陽,便會讓明軍各部陷入艱苦的攻城戰,滿清面對最後關頭,肯定會爆發驚人的戰力,明軍各部的傷亡會直線上升。
而多爾袞率部逃往別處,以遼東的平原和山林地形,以現在的搜尋手段,劉衍估計有很大機率會讓多爾袞跑掉,那樣便會形成類似於明初北元的存在,在遼東形成一個持續性的敵對勢力,遼東戰事的沉重負擔會繼續伴隨著大明。
所以此時在高嶺驛防線,劉衍便故意放慢進攻節奏,轉而以消耗清軍兵力為主,等待海路軍和西路軍的訊息。
於是劉衍對陳勳和眾人說道:“此番收復遼東,為的是永絕後患,所以要保證三路大軍的協同,咱們這裡不能進展太快,否則就把多爾袞嚇跑了,到時候鄭芝龍堵不住後路,遼東戰事就變得麻煩了。”
眾人紛紛點頭,明白了劉衍的用意。
就在這時,前方的炮火逐漸停歇,劉衍便笑著指著前方,對眾人說道:“看,汪總兵要派兵進攻了!”
與高嶺驛防線的戰況相同,此時在北面的永安堡防線,面對大明國防軍第七軍、第八軍的夾擊進攻,駐守在防線之內的滿州鑲紅旗、蒙古鑲紅旗、漢軍鑲紅旗、朝鮮鑲紅旗兵馬及朝鮮兩白旗兵同樣折損嚴重,甚至朝鮮鑲紅旗、兩白旗兵馬還出現了兩次崩潰,幸好被怡親王巴布泰率部鎮壓,當眾斬殺了一百多人才穩住了局面。
只是此時清軍上下都明白,永安堡防線是守不住了,被明軍攻陷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蒙古鑲紅旗固山額真布顏代、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祖可法、朝鮮鑲紅旗固山額真勞薩、朝鮮正白旗固山額真遏必隆、朝鮮鑲白旗固山額真蘇克薩哈幾人紛紛找到了怡親王巴布泰,懇求巴布泰能夠向多爾袞求情,是不是讓各旗兵馬突圍撤回廣寧前屯衛駐守。
面對一同前來請命的眾人,巴布泰心中暗暗驚詫,自己又何嘗不想撤軍,只是沒有多爾袞的命令,誰敢主動提出撤軍?
於是巴布泰對眾人說道:“如今的戰局已經敗壞,只是撤軍之事不是咱們這些做奴才的能決定的,本王也只能向陛下稟報這邊的戰局而已,至於撤與不撤,還需要陛下親自決斷。”
眾人紛紛贊同,隨後一份與求援信無異的戰報,便在眾人的謀劃下寫成,然後怡親王巴布泰為了穩妥起見,從滿州鑲紅旗中抽調了三十名巴牙喇營精銳,帶著這份戰報突圍前往廣寧前屯衛城。
兩天後,正在廣寧前屯衛城憂心戰局的多爾袞,先後接到了高嶺驛防線和永安堡防線的戰報,這兩份戰報讓多爾袞憤怒不已,自己精心在前線部署的幾十萬大軍,依託堅固的防線,各有至少一、兩百門火炮的協助,竟然都被明軍打得傷亡慘重!
多爾袞知道明軍強悍,但是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此番在廣寧對陣,自己的安排絕沒有問題,至少可以重創明軍各部了。
可事實上,清軍的兩道防線卻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讓多爾袞非常憤怒,同時也感到了深深的絕望。
特別是兩份戰報中都提到:明軍裝備的火炮之多,至少有數千門之眾!
多爾袞的第一個反應便是,代善和巴布泰是不是在謊報軍情??
明軍有這麼多的火炮,那還有什麼防線能阻擋明軍的進攻,高嶺驛防線和永安堡防線早就應該陷落了,為何還能堅持到現在?
多爾袞想不明白,當即便命人將肅親王賴慕布、鄭親王費揚果叫來,準備將滿州兩藍旗和蒙古兩藍旗再壓上去,以滿蒙正藍旗支援高嶺驛防線,以滿蒙鑲藍旗支援永安堡防線,繼續跟明軍打下去!!
很快,肅親王賴慕布、鄭親王費揚果便匆匆趕來,但是在二人身後,又先後有兩份急報送來,多爾袞還沒來得及跟二人部署方略,就急忙拆開這兩份急報。
緊接著,多爾袞猛地站了起來,臉上充滿了駭然的神情,讓一旁的肅親王賴慕布、鄭親王費揚果感到非常的驚慌:到底出什麼事了?
“另外兩路明軍的蹤跡打探到了!”
肅親王賴慕布、鄭親王費揚果急忙詢問,多爾袞用輕微顫抖的聲音說道:“一路十幾萬明軍接連攻克蓋州衛、復州衛、海州衛,現正在遼河東岸一帶部署防禦,這是要切斷我軍的退路。”
“一路明軍十幾、二十萬,已經橫掃草原,正在從草原直插盛京!”
聽了多爾袞的話,肅親王賴慕布、鄭親王費揚果頓時傻眼,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多爾袞此時已經明白,攻陷蓋州衛等地的明軍,肯定是是跨海而來的,一想到劉衍竟然有如此的魄力,當真是奔著滅亡大清,甚至是滅亡滿人而來的,多爾袞心中就湧起了一陣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