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前進!”
距離第四道防線七十步,鄭成功隨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而一千多名投擲手更是已經衝到了第四道防線前二十多步的距離。
此時代善也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滿州正紅旗兩萬餘人紛紛放箭、開火,其餘各旗的潰兵,以及滿人鄉兵、蒙古部落兵也紛紛放箭,清軍射出了猛烈的火力,一千多名明軍投擲手瞬間倒下了兩、三百人,看得鄭成功幾乎鋼牙咬碎。
轟!
緊接著,剩下的數百名投擲手紛紛投出了震天雷,劇烈的爆炸在第四道防線各處響起,將正在奮力反擊的清軍兵馬炸得人仰馬翻。
代善也被旁邊不遠處的一顆震天雷給嚇了一跳,甚至親眼看到一顆破片擦著自己的眼前飛了過去,直接刺入一個滿人鄉兵的脖子,頓時鮮血如泉湧,嚇得代善急忙跳進了身後的壕溝內躲避。
此時第四道防線的清軍已經被數百顆震天雷炸得大亂,緊接著第二輪震天雷又紛紛落下,接二連三的爆炸在放下各處炸響,更是讓這股混亂加劇,清軍射出的箭雨和鉛彈瞬間減少大半。
鄭成功接到前方的奏報,當即下令開火。前方的數百投擲手急忙撤回,將攻擊正面給讓了出來。
而防線裡的代善也看出了端倪,急忙下令全軍開火。此時城牆上的火炮被明軍炮火狠狠的壓制住了,根本無暇支援第四道防線,所以代善也只能全力自救,寄希望能夠擋住明軍這一輪的進攻,多拖延一些時間了。
國防軍第十五軍數萬將士開始齊射,猛烈的火力瞬間橫掃前方,將第四道防線內的大批清軍射殺。不管是躲在防線的殘存矮牆、沙袋牆後方的清軍,還是躲在壕溝裡面的清軍士兵,只要是冒頭,便會被直接射殺,在數萬明軍鳥銃手的持續射擊下,如此猛烈的火力絕不會有漏網之魚。
於是駐守的第四道防線內的清軍也學聰明瞭,全都躲藏在防線各處,不再露頭,只等著明軍衝上來,再與明軍展開肉搏。
雖然代善不願意如此,因為近戰肉搏就意味著防線內的大軍再沒有退路,一旦作戰失利便意味著防線的失守,可是代善卻沒有任何辦法,以明軍的火力,現在的清軍各部是沒有辦法與之抗衡的。
“放!”
國防軍第十五軍將士齊射不斷,但是鄭成功卻微微皺眉,因為從千里鏡中可以看到,前方的第四道防線根本看不到一個清軍的身影,所有清軍士兵都躲藏了起來,眼下明軍將士的火力看似猛烈,但是造成的殺傷力卻微乎其微,只是以大量的彈藥來壓制敵軍罷了。
於是鄭成功當即下令:“全軍交替前進!”
“前進!”
隨後國防軍第十五軍將士開始緩緩向前推進,第一排鳥銃手射擊完畢之後,便改為原地填裝鳥銃,後面一排將士快步上前繼續開火。第二排鳥銃手射擊完畢之後,第三排鳥銃手再前進到最前方開火,如此往復,在保證火力的持續前提下,大軍可以緩慢的向前推進。
沒過多久,國防軍第十五軍將士便推進到第四道防線二十步左右的距離,此時鄭成功和代善都已經意識到,這已經是最後的較量了!
“上刺刀!”
“勇士們,隨本王殺啊!”
鄭成功和代善都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國防軍第十五軍數萬將士紛紛上刺刀,然後怒吼著發起衝鋒。眾將士此時將對滿清的恨意全部發洩了出來,義無反顧的衝向第四道防線,穿過矮牆、沙袋牆,跳進壕溝之內,與清軍兵馬展開搏殺。
而駐守在第四道防線的數萬清軍士兵也徹底發了狂,在禮親王代善的率領下,這些清軍士兵全都拼死一搏,大批兵丁衝出了防線,直接與結陣殺來的明軍將士撞在一起。
還有大量的清軍就駐守在壕溝內,利用地形優勢不斷衝殺明軍各部將士,雙方打得難解難分,戰鬥一開始就異常慘烈。
鄭成功親率五千鐵人軍衝進戰陣,這五千將士全都身穿重甲,以長柄御林長刀為兵刃,結陣向前推進,凡是遇到的清軍士兵,不管是哪一旗,也不管是不是巴牙喇兵,全都被無數長刀砍翻在地。
而不遠處,兩千數百白奴重甲兵也是異常悍勇,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不斷咒罵著衝上來的清軍士兵,手中的各種重兵器也是揮舞如風,殺得當面清軍節節敗退。
隨後周圍的清軍士兵也開始調整策略,紛紛以馬甲等甲兵在前面死戰不退,然後大批的弓手在後面放冷箭,不少白奴重甲兵都被射中了脖子和臉頰,慘叫著倒地身亡。
就連身披重甲的鐵人軍也開始有了不少傷亡,鄭成功隨即調集兩千鐵人軍在後面放箭,以箭雨覆蓋前方的清軍弓箭手,雙方開始在混亂的戰場上對射,此時誰也顧不了許多,哪怕會誤傷己方兵卒,也是在所不惜。
就在這時,北面再次傳來整齊的腳步聲,鄭芝龍在中軍用千里鏡望見了戰場上的膠著,見國防軍第十五軍已經衝進了第四道防線內,正在與清軍苦戰,於是便調集國防軍第十六軍支援上來,總兵官陳暉率領數萬將士快速推進,在幾乎沒有遭遇清軍阻擊的情況下,直接率軍衝擊了戰場之中,開始以一旗、一哨為單位展開突進,儘快分割戰場上的清軍兵力。
此時在瀋陽城北面,兩個軍、將近十萬明軍將士士氣大振,而代善率領的數萬清軍殘兵則逐漸呈現頹勢,面對明軍一浪高過一浪的進攻,清軍各部開始節節敗退,逐漸喪失了反抗的能力。
就連儲存建制最完好的滿州正紅旗兩萬餘兵馬,此時也只剩下一萬數千人,而且也已經被明軍各部打散了建制,各部清軍士兵都在各自為戰,很快就被兵力佔優的明軍將士分割包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