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城的激戰經過一夜的喧囂,終於歸於沉寂。
此時的瀋陽城內到處都是各部明軍將士在巡邏,城牆各處缺口、各處城門,以及城中各處要地,已經全部被明軍各部將士把守住。
而城中的殘餘清軍,也已經全部被清剿乾淨,一個晚上的時間,明軍各部便抓捕了一萬多俘虜,此外城中還有聚集的滿人百姓和蒙古部眾十幾萬人,這麼多的人口,讓劉衍也有些犯難。
次日清晨,也就是進攻瀋陽城的第十七天清晨,劉衍正式進駐瀋陽城,將明軍的中軍設定了滿清皇宮內,劉衍暫時在宮內的衍慶宮內處理軍務。
明軍各部總兵官、副總兵紛紛趕到衍慶宮內參加軍議,這次軍議非常重要,基本上要制定戰後滿人、蒙古人的命運,以及遼東今後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大政方針!
很快眾人便全部聚集到了衍慶宮內,劉衍坐在大殿上面,就坐在了多爾袞的龍椅上,此時左右看了看,笑著說道:“這滿清韃子的龍椅也不怎麼舒服,太硬了,硌屁股啊!”
眾人紛紛大笑了起來,此時眾人的心情都非常好,剿滅滿清韃子,收復遼東千里江山,這份功勞足以讓眾人留名青史、萬古流芳了,這可比封賞更讓眾人看重。
在大殿之上,劉衍的目光從左到右掃過去,依次是:
國防軍第一軍總兵官陳勳、副總兵郭銘緒;
國防軍第二軍總兵官王越、副總兵康輝;
國防軍第三軍總兵官張義、副總兵石牛忠;
國防軍第四軍總兵官汪博、副總兵陳玉景;
國防軍第五軍總兵官沈拓、副總兵郭榮;
國防軍第六軍總兵官苗紹、副總兵盧英;
國防軍第七軍總兵官許銘、副總兵杜仲明;
國防軍第八軍總兵官錢樰、副總兵趙棟;
國防軍第九軍總兵官賈洪雨、副總兵陳默成;
國防軍第十軍總兵官鄭義、副總兵葛叢;
國防軍第十一軍總兵官韓秦、副總兵秦成虎;
國防軍第十二軍總兵官魏漢、副總兵鮑羌;
國防軍第十三軍總兵官尚自立、副總兵江翟春;
國防軍第十四軍總兵官田鎮北、副總兵蔣雲端;
國防軍第十五軍總兵官鄭成功、副總兵鄭芝虎;
國防軍第十六軍總兵官陳暉、副總兵鄭興。
此外,鄭芝龍和李定國作為兩位督師,此時就坐在一眾總兵官、副總兵的上首。
大戰之後,劉衍麾下一眾老部下都還在,這對於劉衍來說,就是天大的好訊息了。
此時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劉衍身上,只見劉衍說道:“今日的議題有幾個,首先第一個便是處置俘虜之事。”
此時鄭成功直接起身行禮,大聲說道:“閣老,末將提議,將軍中所有俘虜全部坑殺,以便為遼東以及關內死於滿清之手的數百萬百姓報仇雪恨!”
其餘眾將聞言紛紛贊同,對於俘虜的滿人和蒙古人,在座的眾將都沒有什麼好感。
劉衍也是一樣,雖然自己是後世而來,但是此時的滿人與後世的滿族並不是一回事。
歷史上在辛亥革~命之時,革命~軍及憤怒的百姓紛紛衝進各地城池內的滿城,對滿人進行了報復性的大屠殺,所以後世真正的滿人其實已經所剩無幾,誰誰說自己就是滿族,其實確切的說,應該稱作旗人,其祖上都是漢人或者其他民族,只是滿人為了維護自己統治需要,也是為了分化瓦解漢民族,所以刻意將許多漢人強行變為滿族。這些所謂的滿族人,其本質就是被“人為變更民族”的漢人。
而此時在劉衍軍中的眾多俘虜卻都是實打實的通古斯種滿人,對於這些野蠻人,劉衍沒有半分好感,也絕不會手下留情。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己方的殘忍,更何況是荼毒華夏多年,歷史上讓華夏沉淪將近三百年的惡毒部落!
於是劉衍大聲說道:“鄭總兵所言甚合本公之意!正所謂除惡務盡,本公自然不會將十幾萬滿人、蒙古人留下,否則將來誰能保證這些韃子不會再有復起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