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之精銳,果然不同凡響!”
酒井忠勝透過千里鏡看到,明軍軍陣如同刀砍斧剁一般整齊,橫平豎直,而且讓酒井忠勝更為驚駭的是,明軍之中幾乎人人身披鐵甲,裝備的火炮數量更是多的讓人頭皮發麻,這樣的精銳強軍更是有數十萬之多。
“不愧是大明,不愧是漢唐的傳承國度啊!”
雖然酒井忠勝像所有日本人一樣,極度渴望佔據朝鮮、侵佔華夏,可是心中對漢唐依然保持著極高的憧憬和仰望,此時見到明軍的精悍,酒井忠勝也不禁發出瞭如此感慨。
此時不管是劉衍還是酒井忠勝都無意在此時決戰,劉衍是不想再深陷戰爭泥潭,想要儘快結束戰事班師回朝,以便儘快穩定瀚海都護府,同時對西域各部加強戒備。
而酒井忠勝則是沒有打贏這一戰的信心,想要將數十萬“大和精華”帶回去。
於是此時的礪山城內外就出現了非常詭異的一幕,劉衍和酒井忠勝誰也沒有下達進攻的命令,也沒有下令撤退,雙方就在這裡對峙著。
如此場景,李倧感到非常的詫異,幾次派人向劉衍請戰,但是都被劉衍給駁回了,只是命李倧率部待命,不要妄動。
時間流逝,過了正午時分,酒井忠勝最先僵持不住,下令日軍各部緩緩後撤,同時命第一軍、第二軍兵馬嚴陣以待,負責為大軍斷後。
沒過太久,五十萬日軍開始有序的後撤,劉衍舉著千里鏡看著正在撤退的日軍,不由得點頭感嘆:“雖說小日本的人性操~蛋,可兵馬還是不錯的。”
隨後劉衍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命令明軍也徐徐後撤,同時命令李倧率領朝鮮軍各部撤回營壘待命。
在朝鮮軍中軍內,李倧接到劉衍的命令後,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又詢問了一遍才反應過來:“這就不打了?”
“閣老有令:各部暫時撤回營壘待命,沒有命令不得隨意出擊,做好防備即可!”
李倧啞然,隨即也下令各部撤軍。
這一天,明軍、朝鮮軍與日軍超過百萬兵力在礪山城外對壘,雙方的軍陣綿延不絕,橫貫東西三十餘里,南北十幾裡,如此大規模的決戰,可卻沒有發生戰事,雙方僵持了大半天,便各自撤退了。
當劉衍回到中軍大帳內不久,苗紹、張義、汪博、鄭成功等各軍總兵官便先後趕來,眾人都很是疑惑,今日為何不打了?
瀚海都護府的瘟疫,以及西域的不穩,這些問題劉衍並沒有通告眾人,為的就是保密,防止這些訊息傳出去之後,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謠言,如此會動搖軍心。
此時面對眾人的詢問,劉衍思索了一下,便命人封鎖了中軍大帳,然後將內閣的緊急公文出示給眾人看。
“都看看吧,如今國內的局勢不是很好,朝廷已經無力再供應大軍的錢糧了,此戰要儘快結束。”
眾人面面相覷,想不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苗紹詢問道:“閣老,那日軍還在礪山城那邊駐紮呢,就算咱們不打了,日軍又怎會同意?”
“他們會同意的!”
劉衍說道:“今日的對峙就足以說明問題,北洋艦隊已經開始逐步封鎖日軍的海上糧道,日軍主將應該也是萌生退意了,所以今日便主動撤退。本公猜的沒錯的話,日軍主將應該會派人過來聯絡的。”
眾人聞言則不是很相信。
劉衍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囑咐道:“今日告訴你們的事情,絕不可透露給李倧,以及任何一個朝鮮人,此事必須保密!”
“得令!”
同時在礪山城內,酒井忠勝也召集了日軍各部主將議事。
“今日明軍竟然沒有主動進攻,我軍撤退的時候,明軍和朝鮮軍也沒有追擊,此事有蹊蹺!”
酒井忠勝沉吟著,眾人也是小聲嘀咕起來。
太田資宗說道:“是不是明國內部出現什麼情況了,或者是明軍的錢糧不濟,所以明國的內閣首輔也萌生退意了?”
其餘幾人不這麼認為,明軍明明有數不清的大銃,兵力和裝備都是佔據優勢的,這樣還能萌生退意?
酒井忠勝思索了許久,然後對眾人說道:“想知道是不是這樣的情況,派人去試探一下就知道了!”
眾人聞言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