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章 凱旋歸國

當日,眾人在海州衛城內相聚。

經過幾個月的重建和經營,遼東各地已經開始逐漸煥發生機,眾多逃到深山老林中的漢人百姓,以及曾經被滿人、蒙古人奴役為包衣奴才的漢人百姓,紛紛恢復了民籍,並且在民政部官吏和各地新任官吏的安排下,開始在遼東各地重新安家。

而山海關到瀋陽之間,也出現了一條漫長的遷徙長龍,從關內各地開始有大量的百姓出關討生活,民間百姓稱之為“闖關東”。

劉衍聽陳勳說起這些變化的時候,還大笑起來,沒想到自己在明末竟然聽到了闖關東這三個字。

只不過此時的闖關東與歷史上滿清治下的逃難潮不同,現在的百姓出關完全是自發前往,為的就是享受朝廷的優惠待遇和補貼,或者是奔著關外數量眾多的耕地。

還有不少人本就是關內的“手藝人”,眼下遼東各地都在大興土木,商貿和工坊也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興盛起來,這些手藝人是最吃香的,可以在遼東各地賺取不錯的酬勞。

聽了這些訊息,再加上從鎮江堡到海州衛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劉衍心中感慨萬千。

遼東還是一樣的遼東,在滿清手中就是一片死寂,哪怕是歷史上滿清入關之後,遼東也依然沒有發展起來,而是被滿清給“圈禁”起來,禁止漢人出關討生活,將偌大的東北當成了滿人自己的私產。

可遼東在兩千年前的大喊就是華夏疆土,奴兒干都司更是在千年前的大唐就是華夏大夫疆域,後世卻成了滿清韃子的跑馬場,還被一些遺老遺少,甚至是甘心當奴才的軟骨頭說成是“滿清的嫁妝”、“沒有滿清就沒有東北”之類的鬼話,真是愚蠢至極、可惡之至!

如今遼東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中,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從滿清佔據時期的死寂,變成如今的欣欣向榮,高下立判!

“所以說,漢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民族,智慧、勇猛、勤勞、善良,只要有土地,就能用雙手創造出盛世來。哪怕是一塊不毛之地,只要時間足夠,也能將其改造成魚米之鄉,這就是炎漢子孫!”

劉衍不由自主的感慨著,隨即說道:“遼東各項事務已經進入正規,不需要駐紮兩支國防軍了,本公準備將國防軍第二軍駐守在遼東各處,國防軍第一軍隨主力大軍返回北京城待命。”

陳勳和王越都是吃了一驚,隨即王越便反應過來,劉衍這是準備將自己外放,讓自己獨當一面啊。

於是王越急忙站起來表示決心,那點頭哈腰的樣子,看得周圍眾人又是一陣翻白眼。

劉衍笑著說道:“你不要高興太早,遼東的局勢雖然越來越好,可是隱患也有不少,繼續剿滅滿清餘孽,監督勞動服刑的漢軍旗俘虜,協助地方官漢化那些蒙古部落和胡人部落,哪一樣出了問題,本公都要拿你是問!”

王越少見的一改嬉笑表情,直接正色說道:“請閣老放心,屬下一定竭盡全力辦好差事!”

“嗯,這就好。”

一旁的陳勳也是笑呵呵的對王越祝賀,同時心中也在憧憬著:閣老會如何安排自己?

兩天後,劉衍率領大軍將士繼續出發,朝著山海關的方向進發。

此時總兵官施大瑄已經按照劉衍的命令,率領北洋艦隊返回天津衛待命。

同時,劉衍也給李定國下令,命其麾下的國防軍第八軍、第九軍南下返回北京城,留下國防軍第十軍繼續駐守嶺北都護府各地。

隨著朝廷財力的逐漸枯竭,劉衍已經開始收縮北方各地的精銳兵馬,以節省朝廷的軍費開支。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大明要開始收縮防禦,因為以目前明軍的強悍戰力,一支國防軍將近五萬精銳、大量火炮的強悍戰力,足以相當以往的十幾萬大軍,兵力上依然是充足的。

九月三十日,北京城德勝門外。

這一日,劉衍率領國防軍第一軍、第三軍、第四軍、第五軍、第十一軍到第十六軍,以及在薊州與主力匯合的國防軍第八軍、第九軍五十餘萬將士抵達北京城外,一時間北京城內外萬人空巷。

崇禎帝聞訊命太子朱慈烺率內閣眾臣,以及朝中文武大臣、京城內外的勳貴和皇親國戚全部聚集在德勝門外,迎接遠征將士們凱旋。

此番出征,劉衍率領十六支國防軍將士,以及北洋艦隊將士出關征戰遼東,一舉蕩滅盤踞在遼東和奴兒干都司的滿清韃虜,收復關外漢家故地,剪滅歷史上荼毒華夏將近三百年的韃虜禍患,功高蓋世!

隨後,劉衍相繼收復奴兒干都司,以及大唐故土瀚海都護府,並且率軍東征朝鮮國,幾乎全殲朝鮮國的數十萬大軍,逼退日本舉國之兵五十萬,為大明開拓疆域上千裡,並且徹底開啟了朝鮮國的國門。

在劉衍的主持下,朝廷先後建立瀚海都護府、嶺北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徹底根除了大明來自東北方向和北方的邊患,如此武功讓滿朝文武為之震撼,讓天下百姓為之振奮。

當日,劉衍在太子朱慈烺和內閣眾大臣的擁護下,“被迫”登上了崇禎帝特賜准許乘坐的鑾駕,使用親王儀仗,從德勝門入城,數十萬大軍在德勝門外安營紮寨,國防部和參謀部也運送大批的錢糧酒肉犒軍,一時間全軍將士歡聲雷動,京城內外百姓歡欣鼓舞,猶如過年一般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