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李倧在數十侍衛的護送下,一路逃出漢城,向北面亡命奔逃,眾人沒有馬匹,也沒有補給,更不知道要去哪裡,只是向北面一直走到了天黑時分。
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李倧等人抵達了北面的楊州城,在這裡接管了數百守軍,然後李倧一行才吃上了一口包飯。
次日一早,李倧不敢在楊州城多做停留,思慮再三之後,認為樸自荀已經掌控了漢城,恐怕朝鮮各地也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眼下也只有繼續向北,看看能否嚮明軍投降。
“明軍不是清軍,要是我以朝鮮國王的身份嚮明軍投降,也許還能保全性命。”
李倧太清楚樸自荀和金自點了,眼下不管自己落在誰的手裡,恐怕都會沒命。
於是李倧直接將楊州城內的數百兵馬也帶走,還帶走了城中府庫的所有錢糧,出城之後繼續向北,三天之後抵達了黃海道南端的延安府。
當李倧率部剛剛進入城內的時候,城外便出現了一支明軍的夜不收,李倧此時非但沒有畏懼,反而大為高興,急忙跑到城牆上觀望。
只見城外的明軍夜不收非常剽悍,而且裝備精良,不但每人都身披鐵甲,而且每人還裝備了三匹戰馬,如此強悍的騎兵,頓時讓李倧喪失了所有抵抗的意志,直接對身旁的部下說道:“升起王旗,開啟城門,嚮明軍投降!”
周圍的朝鮮兵將先是一愣,緊接著便全都如釋重負的釋然了。
很快,延安府的城門開啟,一個參將帶著幾個部下雙手舉著佩刀走了出來。
城外的夜不收也紛紛策馬靠近,然後一名夜不收旗長居高臨下的說道:“你們是要投降?”
“是。”
朝鮮參將恭敬的說道:“城中有朝鮮國王在,我等是代表王上向將軍投降,還請將軍能善待王上,並且代為向閣老稟報!”
“什麼?”
夜不收旗長頓時心中狂喜,自己今天出門撞大運了,正常的巡邏竟然撞見了李倧!
“讓李倧立即率城中所有兵馬出來投降,所有人高舉雙手出來!”
朝鮮參將聞言雖然心中不滿,可事已至此,還是回去傳話。
李倧此時沒有任何猶豫,直接率領城中數百兵馬,以及延安府的數百守軍全部出城,眾人高舉著雙手在城門外站在一起,隨後便由夜不收旗長率領二十多名夜不收將士押解,趕往海州城外。
此時的海州城外營壘密集,劉衍原本可以迅速拿下海州城的,可是城中畢竟還聚集著三十多萬朝鮮兵馬,明軍雖然強悍,但是強攻之下也不可避免的會有不少傷亡,所以劉衍便下令以圍城為主,以北洋艦隊的戰艦從海面上炮轟城池,同時以各軍火炮不斷轟擊城牆,殺傷朝鮮守軍兵力,震懾朝鮮大軍計程車氣。
“什麼?抓到李倧了!”
在中軍大帳內,劉衍收到夜不收的奏報,頓時詫異非常,李倧不是在漢城內嗎,怎麼跑到延安府去了?
隨即劉衍便敏銳的意識到,漢城一定發生了鉅變,朝鮮的局勢徹底變天了!
“立即命令各軍炮兵和北洋艦隊停止轟擊海州城!”
要是抓到了李倧,那海洲城也就沒有必要再打了,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同時還可以獲得城中的三十多萬大軍。
“看來對於朝鮮的策略也要變一變了,由征服朝鮮變為扶持代理人,應該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劉衍的目光不止停留在朝鮮半島上,東面的倭寇肯定不會留下,必須要打下來,這幾十萬的朝鮮兵正好是繼續東征的上好炮灰。
很快,李倧被帶進了明軍營壘之中,看著綿延不絕的營壘,看著其中頂盔摜甲、裝備精良、強悍非常的數十萬明軍將士,李倧頓時佝僂起來,此時才明白自己徵召全國青壯對抗明軍,是一種多麼可笑而又無知的做法!
在中軍大帳內,劉衍見到了李倧,雖然李倧有四十多歲,但是在只有二十多歲的劉衍面前,李倧卻覺得自己彷彿是小孩子一般,根本提不起氣來,而且緊張到了極點。
李倧在劉衍的詢問下,將漢城發生的事情詳細的敘述了一遍。
劉衍聽聞是朝鮮大將軍樸自荀發動了政變,也很是詫異,朝鮮都到了這等地步了,竟然還有心思爭權奪利,這樣的白痴是怎麼爬到高位的?
“呵呵,殿下不必緊張,雖然如今兩國刀兵相見,可在本公看來,一定是朝鮮國內有奸佞,才會挾持殿下對抗大明。今日聽聞了漢城之事,果然如此!”
李倧聞言頓時喜極而泣,劉衍已經給自己下了定論,自己的性命終究是保住了。
“下國小王叩謝上國魯國公體諒!”
李倧跪在地上重重的磕頭,然後大哭著說道:“從今以後,朝鮮當為上國馬首是瞻,上國號令,自當無所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