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一十九章 決戰西海(一)

西海又稱仙海、鮮水海、卑禾羌海,自北魏以後,始稱青海。蒙語稱“庫庫諾爾”,意皆為藍色或青色的湖。

而後南宋滅亡,蒙古人入佔華夏,又以西海之名稱呼這片美麗而又廣闊的水域。

相傳數百年前,大唐與吐蕃聯姻,文成公主奉命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

在臨行之時,唐太宗賜給文成公主日月寶鏡,說日後若思念家鄉,就拿出寶鏡來看,家鄉長安就會出現在你面前。文成公主千里跋涉,來到唐蕃分界地的日月山,眼看就要進入吐蕃領地,公主思念起家鄉父老,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寶鏡裡顯出了家鄉長安,公主想到此一去再也回不了長安,一時淚如泉湧,難以成行。

然而,這位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神聖的使命,便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這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美麗的西海。文成公主翻過日月山繼續朝西,她的眼淚變成河,隨她西流,變為有名的倒淌河。

這雖然只是美麗的神話,可是卻襯托出西海的神秘,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居住在西海周邊的胡人部落都不約而同的有著同一種習俗:祭海。

祭海就是祭祀西海,最初是蒙古人的傳統。蒙古人原來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尤其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風俗。

七月二十八日,接到明軍二十多萬精銳正在逼近的訊息,韃靼土默特部首領巴嶽特率領七萬鐵騎,以及十餘萬部眾匯聚在西海北岸,在沙流河流入西海的匯入處,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海儀式。

在炎炎烈日之下,一頭公牛被幾個蒙古勇士驅趕著進入西海水中,隨後便有兩個身強力壯的蒙古勇士奮力拉住公牛,將碩大的牛頭按住,其餘幾人則是用繩子將不斷掙扎的公牛拉住,幾人合力將一頭強壯的公牛控制在西海灘塗的水中。

隨後巴嶽特手執一把長柄大刀走到牛頭旁邊,高高舉起長刀,然後奮力砍下,碩大的牛頭頓時落入水中,噴湧而出的鮮血將碧藍色的湖水染成了鮮紅色。

此時在岸邊圍觀的部眾和鐵騎士兵紛紛歡呼了起來,眾人揮舞著雙手,不斷向長生天祈禱著、歡呼著,那些鐵騎士兵還亮出了各自的兵器,歇斯底里的大聲叫喊著,狀若瘋癲。

巴嶽特用手掌蹭上了公牛的鮮血,在自己臉上抹了一把,鮮紅的血跡在臉上形成了一個橫道,看上去很是嚇人。

隨後巴嶽特提刀走上岸邊,目光掃過部眾和麾下鐵騎士兵,大聲吼道:“長生天保佑!”

“長生天保佑!”

“長生天保佑!”

巴嶽特大聲說道:“西海是我土默特部賴以生存的家園,沒有西海,部落的牲畜就無法繁衍,部落的孩童就無法長大,部落的勇士也就沒有了賓士的駿馬,沒有了西海,長生天也就不會再眷顧成吉思汗的子孫!”

“可是如今,漢人的大軍正在殺來,他們已經佔據了漢地的富足江山,卻依然要與我們爭搶西海,我們應該怎麼辦!”

“殺漢人!”

“把他們趕走!”

巴嶽特再次雙手高舉,大聲說道:“長生天保佑,我會率領部落中最勇敢的勇士,騎上最神駿的戰馬,與漢人在西漢邊決戰!我土默特部就算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會放棄西海!”

“長生天保佑!”

“長生天保佑!”

此時,韃靼土默特部的七萬鐵騎士兵群情激奮,就連部落裡的婦孺和老人也是面容猙獰,不斷大喊大叫的發洩心中的怒火。

就在巴嶽特這邊做著最後的戰前動員的時候,劉衍已經率領明軍二十多萬將士抵達了沙柳河東岸,距離韃靼土默特部只有三十多里的距離。

明軍各部的夜不收甚至已經開始出現在韃靼土默特部聚居的草場,雙方的斥候隨即開始了大戰之前的追逐戰。

在明軍中軍大帳內,劉衍召集各部將領戰前議事。

西北都督韓秦、副都督秦成虎,國防軍第十一軍總兵官王忠宇、副總兵陶裕華,以及都督汪博、副都督陳玉景,國防軍第四軍總兵官王饒、副總兵路明時全部到場。

劉衍指著一幅輿圖對眾人說道:“根據各部夜不收蒐集的情報,此番韃靼土默特部的首領巴嶽特已經集結了所有的兵力,甚至將所有的部眾都聚集到了西海北岸、沙柳河以東的草場,看樣子是準備與我軍不死不休了。”

“韃靼土默特部雖然兵力不多,應該只有七、八萬人,但是其部投靠了葉爾羌汗國,得到葉爾羌汗國的不少支援,其兵馬的裝備還是可以的,幾乎全部都是騎兵。根據夜不收蒐集到的情報顯示,韃靼土默特部的騎兵還裝備了一定數量的火銃,不過火炮應該是沒有的。”

“另外,韃靼土默特部本身是從北方草原遷徙過來的蒙古人,其部兵丁爭強鬥狠,戰力也是很可觀的,所以此戰各部將士千萬不要輕敵。”

一旁的都督汪博也說道:“閣老所言及時,而且韃靼土默特部已經將西海看做是自家的生存之地,我軍前來攻略,勢必會讓敵人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如此敵軍的戰力也會增長不少,至少會死戰不退的。”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

劉衍說道:“所以,此戰我軍要發揚火力優勢,以火器制衡敵軍的騎兵優勢,最大程度的消耗敵軍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