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二十四章 談判

“另外告訴陳新甲,就說此番談判的原則就是:只接受圖魯拜琥投降,朝廷可以招撫,對其部兵馬進行整編,也可以給圖魯拜琥合適的安置。”

“如果圖魯拜琥堅持是和談,或者是提出過分的要求,就讓李繼文、張國維直接回北京,讓都督魏漢繼續追擊打下去!”

眾人紛紛叫好,就是該這樣,聽話就跟你好好談,不聽話就打到你聽話!

八月三十日,都督魏漢接到了劉衍的命令,隨即便派人與固始汗圖魯拜琥,命其不得再撤退,也不能進攻,原地等待大明朝廷的欽差大臣前來商談受降事宜。

洛隆宗。

固始汗圖魯拜琥為人悍勇,但是同時也非常的精明,是蒙古人中少有的文武雙全之輩,而且此人目光深遠,對於最近這十幾年的紛亂局勢,看得非常的精準。

圖魯拜琥這個名字在蒙古語中,意為天資聰穎,恰恰就是圖魯拜琥的說明。

固始汗圖魯拜琥生於大明神宗萬曆十年,孛兒只斤氏,為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兒的十九世孫。其少年時期就以勇武而著名。據藏傳佛教格魯派(即黃教)名僧松巴·益西班覺用藏文寫成的名著《青海史》記載,在萬曆二十二年,年僅十三歲的固始汗即率兵擊潰“果噶爾”部一萬士兵,因而“威名大震,所向無敵”。

萬曆三十四年,圖魯拜琥的生母阿海哈敦去世,二十五歲的他傾其家產,廣散佈施,為母超度,博得部眾擁戴。就在這一年,厄魯特蒙古與喀爾喀蒙古發生了一場戰爭,給雙方人民帶來極大災難。據《續藏史鑑》記載:“戰禍最劣(烈),民受荼毒,二部行道幾為阻滯。”

在這緊要時刻,圖魯拜琥不畏艱險,大膽地來到喀爾喀,透過巧妙而高超的調解活動,平息了戰爭,給兩部人民帶來了和平。代表格魯派與蒙古諸部聯絡的東科爾呼圖克圖與喀爾喀首領們對固始汗的調停活動“極為推重”,贈給他以“大國師”的稱號,從此,圖魯拜琥便以“固始汗”為國師之音轉,聞名於世。

而且早在崇禎三年秋,固始汗圖魯拜琥還曾派遣使者前往烏法,與俄國地方當局進行了接觸,可見圖魯拜琥的眼光之廣大,與蒙古各部首領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此時圖魯拜琥收到了都督魏漢的回覆,頓時陷入了沉思。

“受降?”

投降這兩個字開始在圖魯拜琥的腦海中不斷迴盪著,讓這個梟雄很是糾結。

透過這段時間與都督魏漢所部的糾纏激戰,已經讓原本有些猖狂的圖魯拜琥蒙生退意,大明帝國擁有廣袤的疆域、億萬的人口,以及數十萬精銳悍勇的大軍,面對這樣的敵人,自己手中的三十萬大軍是難以與之抗衡的,甚至還會因此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全部賠進去,韃靼土默特部就是前車之鑑!

“就不知道,大明能給出什麼樣的條件。”

“唉!”

圖魯拜琥長嘆一聲,早年自己曾立下志願,想要重建成吉思汗的偉大基業,可是這麼多年征戰下來,自己也只是偏居烏斯藏和朵甘思都司故地一帶,向北受制於葉爾羌汗國,向東被龐大的大明帝國阻擋,再難有所作為,這麼多年下來,已經讓圖魯拜琥心中的豪情消磨了許多。

原本大明帝國的衰落曾給圖魯拜琥帶來希望,可是短短几年的時間,大明帝國便重新站了起來,將圖魯拜琥向東進擊的希望徹底破滅。

這一次的激戰,更是給圖魯拜琥上了一課:有大明在,絕不可東進!

“那就談一談吧。”

圖魯拜琥是與葉爾羌汗國和西域以西各國,甚至是沙俄都接觸過的,對於外界的變化並不是一無所知的,此時在接到都督魏漢的回覆後,圖魯拜琥便發自心底的感嘆起來。

“看來天下真的是大變樣了!”

“如今不但是大明,還有沙俄和那些西人,他們都有大量的精良火器,成吉思汗的曼古歹戰術已經無法掌控戰場,蒙古勇士也再沒有往昔的榮光了。”

此時的固始汗圖魯拜琥雖然手中握著三十萬大軍,佔據了還算是廣袤的疆域,可是卻有一種“窮途末路”的感覺,坐在中軍內,整個人彷彿是老去了十多歲一般。

就在李繼文和張國維火速趕往西南都督府的時候,在固始汗圖魯拜琥按兵不動,等待大明欽差的時候,在劉衍率軍部署安定衛、沙州衛等各處的時候。

瀚海都護府都護許銘已經率部與準格爾汗國展開了對峙,一場北方草原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