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劉衍說道:“不過你畢竟年紀太小,我看就先到陸軍、海軍之中輪流體驗一段時間,然後再去皇明軍事學院,以及去年剛成立的皇明海軍學院上學吧。”
“只有一腔熱血計程車兵,充其量就是一個猛將,大機率只能是一介莽夫。要想實現你的理想,那就要繼續學習,你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的。”
劉盛頓時歡呼起來,當即學著軍禮領命。
當晚,劉衍一家人歡聲笑語不斷,可謂是其樂融融。
待到深夜時分,劉衍和王芸禾回到臥室內,便問道:“今天晚上的事情,盛兒早就跟你說過了?”
王芸禾點頭說道:“是啊,只是你這個父親太忙了,一直沒有機會告訴你。”
劉衍嘆息道:“十一歲的孩子,能有這份心,當真是不容易。只是這孩子太小了,到了軍中也要有人幫襯著,回頭我想一想,再做安排吧。”
王芸禾笑著說道:“那夫君就明日再想吧,今晚還有事情要辦。”
“嗯?”
劉衍詫異的問道:“辦什麼?”
“辦我。”
說完,王芸禾便吹滅了燭火。
次日,劉衍來到內閣官署。
兒子劉盛進入軍中歷練之後,還要進入皇明軍事學院、皇明海軍學院進修,這個事情提醒到了劉衍。
自己的兒子不能被養成紈絝子弟,必須要進行足夠的歷練才可以,那太子呢?
太子朱慈烺在劉衍心中的定位很是關鍵,將來大明帝國要想平穩過渡的君主立憲制,崇禎帝與太子朱慈烺的交接非常關鍵。
這就牽連到一個問題,太子朱慈烺本人的認知水平如何,或者說朱慈烺是否能夠全面認識到大明帝國如今的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所以在劉衍看來,身為太子的朱慈烺決不能久居深宮之中,光是當年帶著朱慈烺去了一趟遼東作戰,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讓朱慈烺經常性的到民間、到軍中去歷練和體會,讓朱慈烺明白,只有繼續不斷改革新政,只有以內閣掌控大明政權,皇室只作為國家代表、約束內閣權柄,如此才能讓大明長治久安下去。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讓太子跟著盛兒一起,先到軍中去歷練一下。”
想到這裡,劉衍便前往御書房。
此時在御書房內,崇禎帝一個人正在盯著那幅輿圖,眼神深邃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臣劉衍,拜見陛下。”
崇禎帝笑著讓劉衍落座,然後問道:“閣老有事?”
劉衍思索了一下,隨即將自己準備將兒子放到軍中歷練,放到軍校裡學習進修的事情,原原本本的稟報給崇禎帝,只見崇禎帝頓時眉頭緊鎖,顯然將劉衍的意圖想歪了。
劉衍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不管是大臣的子嗣,還是皇家的子嗣,都不可富養,必須要讓孩子們到民間、到軍中去歷練,如此才不會被養成廢人!”
“陛下可以想一想我大明各地的藩王,朝廷為了避免各地藩王作亂,開始各種限制,只讓那些藩王吃喝享樂,只要不幹正事,就算是欺男霸女、違反大明律也無妨,結果如何?”
“說句犯上的話:老百姓都說,我大明養藩王如同養豬!”
聽到這裡,崇禎帝猛地站了起來,怒視劉衍許久,但是理智卻告訴自己,劉衍說的沒有錯,大明各地的藩王的確是這樣的。
“所以,臣提議:讓太子殿下與臣子一起到軍中歷練,到軍校中進修,到我大明的基層去體會,如此才不會被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