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
“為了日本,戰!”
此時日軍各部也做好了應戰的準備,津和野城的這場大戰即將開打,被後世稱之為石見會戰的這場戰鬥,將被日本人牢牢銘記。
因為在日本人看來重金打造的新式軍隊,在正面對陣幾乎同等兵力的明軍,卻被打得慘敗,可以說就是這場石見會戰徹底打掉了日本人的自信心,讓日軍大部分人都患上了“恐明症”,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下午時分,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下午兩點左右,明軍率先開始進攻。
“放!”
隨著都護苗紹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國防軍第六軍,以及安東都護府駐防軍各部、山西道駐防軍各部同時朝津和野城發起了進攻,將近四千門幾乎同時開火,猛烈的炮火直接覆蓋了津和野城東、北、南三面。
津和野城原本就不是一座大城,包括所謂的城下町在內,也只是勉強能夠容納日本一個軍的人馬。此時不管是城內還是城外的防禦工事,被日本三個軍的十五萬人馬“填滿”,到處都是擁擠非常。
日軍願意為如此部署,可以將兵力優勢發揮到最大,明軍即便攻城,面對如此密度的防禦兵力,是無法攻破津和野城的,而且還會遭受巨大的傷亡。
可是讓這些日本人沒想到的是,明軍並沒有按照他們預想的那樣,用火銃和弓箭掩護,然後扛著雲梯發起衝鋒,而是調集了數千門各式火炮遠遠的轟擊,如此猛烈程度的炮擊,讓津和野城內外的日軍傷亡慘重。
明軍的炮彈砸在日軍防禦工事內,或是城牆上,往往可以傷及周圍大片計程車兵,沒辦法,此時城池內外人群太密集了。
特別是明軍各部裝備的火箭炮車,一同齊射下來,造成的殺傷效果更是竟然,津和野城外的防禦工事內,日軍計程車兵幾乎是成片的倒下,還有不少日軍士兵被火箭射中,然後引燃了全身,痛苦號角的跳出防禦工事,在周圍奔逃著,讓周圍的同伴都打心裡發寒畏懼。
此時,日軍各部的火炮也開始反擊。
日軍大部分的火炮都被部署在津和野城的城牆上,還有部分小型火炮被部署在東面和北面的防禦工事內。
只不顧日軍裝備的所謂大銃、國崩型號單一,而且也沒有紅夷大炮、佛郎機炮那種重型火炮,在火力和射速、射程方面,都比明軍火炮差了一大截。
所以此時津和野城一帶的戰場上,雖然看上去雙方火炮對射熱鬧非凡,可是日軍始終是在被打壓著,津和野城東面和北面的防禦工事也是損失慘重,在明軍猛烈的炮火覆蓋下,這兩處防禦工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幾乎被摧毀了大半。
連帶著,津和野城的東面、北面、南面的城牆,此時也被明軍火炮轟擊得破損不堪,駐守在城牆上的日軍各部,更是傷亡慘重。
“不可能!”
日本第一軍主將永井尚政難以置信的大聲吼著,明軍竟然能夠攜帶這麼多的火炮渡海來到這裡,這需要多少錢糧、多大的國力?
難道說,日本在經歷瞭如此改革之後,與大明的差距還是如此懸殊嗎?
津和野的雙方炮戰依然在繼續著,只是日軍一方的損失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大,而都護苗紹則非常淡定,並不急於讓各部將士直接進攻,而是命令各部配屬的火炮繼續轟擊,同時命令各部的輜重兵在後方準備安營紮寨。
此時對於明軍來說,時間並不是關鍵,節省兵力才是關鍵。
現在已經是下午時分了,再過不久天色就要暗淡下來,所以苗紹準備在今天只以火炮轟擊津和野城,待到“瓜熟蒂落”之後,再命各部將士攻上去。
“與副都護聯絡的人馬派出去了嗎?”
“啟稟都護,半個時辰之前已經派出去了。”
“嗯。”
此時苗紹最擔心的只是後方的安全,所以必須要確保與副都護盧英部的聯絡。
此時在越前國府中城,日軍右翼的第四軍、第五軍正在集結出發。明軍登陸的訊息已經被日軍右翼探查到,按照之前酒井忠勝制定的方略,一旦明軍登陸之後,左右兩翼便要與自己加強聯絡。
正是因為這個提前預定下的方略,讓日軍右翼及時接到了日軍主將酒井忠勝的命令:右翼軍團立即向左翼靠攏,從側後方突襲明軍登陸兵馬。
此時日本第四軍主將掘田正盛、日本第五軍主將太田資宗激動的率軍出發,二人早就希望能夠與明軍正面交手,以便炫耀自己的武功,今日終於得償所願了。
“按照訊息稱,大軍主將酒井將軍也率部向津和野方向前進了,這下我軍可以在津和野合圍明軍,將十幾、二十萬明軍主力全部圍殲在津和野!”
掘田正盛興奮的說著,太田資宗也大聲說道:“此前元軍有多強悍,一樣在我日本折戟沉沙,今日明軍也是一樣,絕不是我日本大軍的對手!”
就在二人前方,日本第四軍、日本第五軍十萬兵馬浩浩蕩蕩的向前快速行進著,行進的方向正是津和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