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四年十月十三日,京都城外。
此時的日本已經進入冬季,城外的氣溫雖然比不上朝鮮國的那種惡寒,但是也讓參與圍城的明軍各部將士受了不少的苦。
因為此時軍中的禦寒衣物還不時很充足,需要等待後方北洋艦隊從朝鮮國內運送過來,所以苗紹將攻城的時間推遲了幾天,直到十三日清晨,才調動各部將士準備進攻京都城。
這天一早,國防軍第六軍在南,國防軍第八軍在北面,安東都護府駐防軍各營在西面,山西鎮駐防軍各營在東面,明軍各部二十多萬大軍將京都城圍困得水洩不通。
各部裝備的各式火炮達到了四千七百多門,此時已經全部拉了出來,明軍各部的軍陣前面,都已經構築好炮陣,將各式火炮按照射程的遠近部署到位。
與此同時,明軍各部已經列陣完畢,十數萬鳥銃手,大量的投擲手,以及騎兵都已經整裝待發,隨時可以投入到攻城大戰之中。
對於此番進攻京都城,苗紹並沒有命軍中輜重兵趕製雲梯等器械,因為明軍戰法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是構架在火器作戰之上了。
所以苗紹不可能讓鳥銃手放棄強大的火力輸出,而去攀登雲梯作戰,這樣打仗的話,閣老劉衍肯定會讓自己去看守馬廄。
此時的明軍步兵操典中,已經有了許多以火器破城的戰法,所以苗紹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
“報!”
一名夜不收策馬趕來,大聲說道:“啟稟都護,各部已經做好戰鬥準備,請都護下令!”
此時副都護盧英和其餘眾將都看向了苗紹,只見苗紹沉聲說道:“命令各部火炮準備射擊,按照預定計劃,開始清除京都城的城防工事、破開京都城的城牆防禦!”
“是!”
命令當即下達,明軍各部的炮手紛紛開始進行最後的校準,並且等待著開火射擊的命令。
此時的京都城內,酒井忠勝手中的中軍五萬兵馬,加上第四軍、第五軍潰兵,也有十萬多、不到十一萬人,只是日本第四軍、第五軍的潰兵此時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而且還人心惶惶的。
所以有鑑於此,酒井忠勝也不敢將城防的防禦任務交給這些潰兵,只能讓自己手中的五萬中軍兵馬登城駐防。
同時,酒井忠勝命第四軍主將掘田正盛、第五軍主將太田資宗儘快整頓各自兵馬,只要有一部潰兵整頓完畢,就立即派到各處城牆協防。這已經是此時局面下,酒井忠勝所能想到的唯一應對辦法了。
時至今日,不管是酒井忠勝,還是第四軍主將掘田正盛、第五軍主將太田資宗,三人的心中都明白,京都城已經是一座孤城,在明軍強大的火力下,陷落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目前三人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推遲陷落的時間,希望能夠有援兵趕來吧。
很快,明軍各部主將紛紛下達開火的命令,一時間明軍四千七百多門火炮相繼開火,就連那些射程在一里左右的虎尊炮,此時也都抵近到城牆一里左右開火,而紅衣大炮和佛朗機炮,更是以大仰角轟擊,不斷有炮彈越過城牆,重重的砸在城內各處,殺傷著城內的日軍兵力。
當然,這些紅衣大炮和佛朗機炮更多的還是對準了城牆,以及城牆上的各種防禦工事,以及不時開火還擊的日軍火炮。
至於明軍裝備的大量火箭炮車,則是全部以大仰角進行齊射,無數的火箭呼嘯著落在城牆上,或者是越過城牆,飛入城內各處,給日軍各部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更讓酒井忠勝等日軍將領擔心的其實還不是傷亡的數量,而是明軍聲勢浩大的火炮齊射,對日軍各部造成的心裡震撼。
如此持續下去,恐怕日軍各部還沒被殺敗,就已經提前被嚇敗了!
於是酒井忠勝不斷下令中軍各部予以還擊,城牆上也有日軍裝備的一千多門火炮,雖然數量上與明軍火炮相差懸殊,但是因為居高臨下的原因,也能彌補一些火力上的差距。
只是此時在城內坐鎮的酒井忠勝不清楚,日軍的炮手精銳程度遠不及明軍各部,而且日軍裝備的所謂國崩,在明軍之中也不過是小號佛朗機的存在,雙方對射起來,日軍一方的火炮不管是數量、火力,還是射擊的準頭、速度,都比明軍炮火相差了不止一個級別。
所以一番對射下來,日軍的火炮雖然給明軍各部造成了一些傷亡,但是卻也引來了明軍炮火的集中打擊,此時已經有至少兩百門日軍火炮啞火!
剩下的日軍火炮,此時的火力無法全力轟擊,只能保證時不時的開火還擊而已。
轟!
又是一顆炮彈落在京都城的南城牆上,正好擊中了一門日軍火炮,頓時將這門火炮打得彈了起來,旁邊沒有反應過來的幾個日軍炮手,頓時就被沉重的火炮砸在地上,每一個都被砸得骨斷筋折,甚至有一個日軍炮手直接被砸中了腦袋,黃白色的腦子流了一地。
轟!
緊接著,幾顆炮彈打在京都城的南城門附近,不斷太大的城門洞被打得塵土飛揚,不少的磚塊都掉落下來,甚至一扇城門都開始晃了晃,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明軍各部的炮火持續了足足兩個時辰,將軍中攜帶的彈藥消耗了大半,都護苗紹才下令各部火炮停止轟擊,命令各部軍陣開始向前推進,以鳥銃的火力壓制城頭上的日本守軍,投擲手準備用震天雷炸開各處城門。
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