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通商合約的事情,可以參考之前與朝鮮國簽訂的合約擬定。”
劉衍說完這些之後,所有人都是開懷大笑,這些條款全部落實下去的話,雖然日本國還在,不過對於日本人來說,跟亡國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而且大明還不用承擔相應的成本支出,將所有的責任都轉嫁給了所謂的日本天王,真是不錯!
“關於這幾條基本的原則,諸位是否都同意?”
眾人紛紛贊同,就連鄭芝龍都是點頭大笑。
劉衍見狀便笑著說道:“既然諸位都沒有異議,那就由參謀部擬定草稿,然後內閣審議一下,儘快透過吧。”
“當然,咱們這裡擬定的再好,也要看前線打的如何,只有拿下江戶城,幹掉日本德川幕府,這些條款才有實現的可能。”
“所以,朝廷要務必保證對日本戰場的補給供應,同時命苗紹、陳暉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江戶城!”
國防部尚書田輝敘當即領命:“是。”
這時,禮部尚書黃錦忽然說道:“閣老,對於此時的日本天皇而言,國朝是不是先一步與之接觸一下?”
“嗯?黃尚書仔細說說。”
“屬下是這麼想的,如今我軍已經包圍了江戶城,日本的那個德川幕府即將覆滅,其實朝廷可以先與日本天皇接觸,讓其立即去除天皇稱號,先一步向我大明稱臣,並且接受一切條件,反正此人已經被我軍關押,他不會不答應的。”
“如此,則可以進一步動搖日本德川幕府勢力的軍心,也許對前線大軍更有幫助。”
劉衍聞言心中嘆息,這個黃錦還是秉承著老傳統的權謀計策,並沒有看到如今的局面已經變了,他提出的這個建議也非常的不合適。
“不可!”
劉衍還沒說話,忽然國防部尚書田輝敘就反對說道:“如今的日本國其實已經可以分為兩派,一邊是日本天皇,一邊是日本德川幕府。如果朝廷在日本德川幕府還沒有被剿滅的情況下,就先逼迫日本天皇投降,勢必會讓日本國的各方勢力側目,肯定會有許多地方的藩主從日本天皇陣營轉到德川幕府陣營。”
“甚至可以預見,只要那個德川家光不是白痴,就一定會號召全日本抵制已經投降的天皇,甚至會重新選立一人為天皇,並且以此會旗幟,掀起一波反明浪潮來!”
劉衍點頭贊同,此時的日本人雖然閉關鎖國,但是對於大明還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
以德川家光的才幹和頭腦,大機率會趕出這樣一番事情來的,到時候日本方面戰局將會變得非常不利,這是劉衍無法接受的。
“黃尚書的提議雖然有些道理,但是本公還是不能同意,至於原因嘛,與田尚書所言基本相同。”
黃錦抱拳說道:“呵呵,田尚書目光長遠,我所不及。”
隨後劉衍便就對日政策事蓋棺定論,當日內閣便擬定出具體的方略條款,並由崇禎帝批紅執行。
當劉衍這邊的方略擬定後,次日便快馬送出了京城,從天津府港口出海,直接送到江戶城外的明軍營壘中。
等待苗紹、陳暉二人接到這份方略的時候,已經是崇禎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了。
此時的日本已經是漫天風雪,江戶城外的近海海面也出現了冰凌,致使北洋艦隊第二支隊不得不後撤到深水區巡視。
在這段時間裡,明軍一共發動了七次進攻,給江戶城內的日軍各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傷亡,但是每一次都是明軍主動撤退。
因為此時江戶城的攻防戰已經徹底陷入泥潭之中,明軍各部銳氣已失,雖然戰力依舊強悍,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苗紹和陳暉是絕對不會幹的。
所以二人一直在指揮明軍各部將士進行“磨皮戰”,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不斷消耗江戶城的防禦力量。
此時苗紹和陳暉接到了朝廷的指令方略,二人的心中終於踏實下來,隨即便將這份方略抄寫了一份,派出足足一總將士護送前往京都城,交給安東都護府副都護盧英知曉。
“現在朝廷已經有了方略,只等咱們這邊拿下江戶城,幹掉德川家光了,苗都護有何高見?”
此時陳暉已經有些安耐不住,想要儘快對江戶城發動總攻,而苗紹則沉吟了許久,隨後問道:“前兩日山西鎮駐防軍第二營的營壘中走水了,十幾天前安東都護府駐防軍第一營的營壘內也走水了,陳都護可知道?”
“我知道啊,日本這邊雖然雪量不小,而且江戶城這邊也靠近海邊,但是氣候依舊是乾冷的狀態,冬日裡大風也……”
說到這裡,陳暉的臉色露出了驚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