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北京城。
清晨時分,劉衍身披大氅坐上了馬車,朝著內閣官署趕去。
此時外面寒風陣陣,大雪也在下著,地面上已經積累了厚厚一層積雪,街上往來的百姓腳下快步,不少做生意的小商小販的身上都已經落白,好像是“雪人”一般。
而在馬車內,兩個精緻的銅暖爐散發著熱量,再加上車廂內外有厚布擋風,所以馬車內並不冷,反而還有一絲燥熱的感覺。
劉衍坐在馬車內,微微皺眉看著一份公文,這便是苗紹、陳暉派人送回國內的戰報。
如今江戶城已經拿下,德川家光身死,日本方面的戰事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
不過收尾更是要命,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會前功盡棄,讓日本方面的戰火繼續燃燒,大明的後續戰略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對日的方略已經確定,現在最要緊的,就是選定一個合適的欽差,趕往京都城主持對日談判的事宜。”
劉衍有些發愁的思索著:“只是這個欽差選誰好呢?”
在劉衍的思索中,馬車來到了內閣官署,劉衍邁步下車,來到內閣官署的正堂,此時海軍部尚書鄭芝龍和國防軍尚書田輝敘已經先一步到了,二人正在笑呵呵的談論著什麼,見到劉衍走進裡,二人紛紛行禮招呼。
“呵呵,二位尚書心情不錯啊。”
田輝敘笑著說道:“前兩日的戰報,內閣諸位已經都知道了,眼下日本戰事即將結束,我這個國防部尚書自然是高興了。”
鄭芝龍說道:“而且島津光久、德川家光等倭寇賊首全部伏誅,家弟的大仇也得報了,我這心裡更是暢快!”
劉衍與二人說道:“既然說到這了,其實暫時結束戰事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如何穩定日本,如何在日本國獲得最大的利益,讓日本國上下為我大明所用,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打這一仗的根本原因!”
田輝敘和鄭芝龍紛紛點頭贊同。
三人說話間,其餘各部尚書陸續到來,國土部尚書張耒還笑著說道:“好啊,瑞雪兆豐年,明年一定是一個好年景!”
趙民、嶽明、王炆鎮幾人紛紛贊同,劉衍看著眾人都是笑呵呵的,可見對日戰事以勝利結束,大家的心情都很好。
“好了,大家都到齊了,咱們就開始議事了。”
眾人做好,劉衍便說道:“今日讓諸位冒雪前來,是因為日本戰事已經結束,接下來就要開始對日談判之事了。此事關乎我大明在日利益,以及對日本國的後續安排,所以一定要慎重,選定的赴日欽差人選也要諸位一同商議確定。”
日本國雖然已經徹底戰敗,但是以日本人那種豺狼本性,以及狡猾奸詐的民族性格,派去的欽差一定不能是純文官,至少也要是經歷過戰事的大臣,否則在氣勢上和心智上是鎮不住那些豺狼的。
而且這名赴日欽差還要夠狠辣,絕不能見到日本各地的戰後慘狀,就心生同情,那樣的話,接下來的談判就不好辦了。
於是田輝敘直接毛遂自薦,說道:“閣老,不如就讓屬下去吧,一定將這次談判之事辦好!”
鄭芝龍也說道:“還是我去合適,畢竟我對日本國的瞭解更多一些,談判起來也更遊刃有餘。”
一旁的陳新甲也說道:“對日方略的制定,參謀部參與的最多,所以此事還是我去比較合適,我對於朝廷制定的對日方略更加熟悉。”
劉衍見狀笑了起來,說道:“跟日本國這樣的對手談判,還不至於出動我大明的堂堂內閣尚書,三位也太看得起那些倭寇了!”
這時王炆鎮說道:“那閣老的意見如何?”
劉衍說道:“本公是這樣想的,既然朝廷準備在日本國籌建東瀛都護府,那這個赴日欽差不如就由首任都護擔任好了,這樣對日本國上下也是一個震懾!”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田輝敘、鄭芝龍、陳新甲三人也沒有異議。
“目前京城內,都督銜的將領有錢樰、賈洪雨二人,本公的意思,東瀛都護府的人選就從這二人之中選出,如何?”
眾人贊同,隨即劉衍說道:“既然諸位都同意,那就投票吧,儘快選出人選來,也好早日成行。”
賈洪雨和錢樰都是追隨劉衍的老人,當年劉衍還在靈山衛的時候,二人便已經與劉衍相識。
只不過當時錢樰便是劉衍的部下,而賈洪雨則是劉衍的相識。
二人相比之下,賈洪雨經歷的戰事、立下的戰功,自然沒有錢樰多,雖然二人都是都督銜,可是論軍中的資歷和口碑,錢樰雖然不及苗紹、許銘、汪博等人,但是也要比賈洪雨高出一截來。
所以這次投票的結果很明顯,內閣一共十六名尚書,也就是十六票,錢樰獲得十一票,賈洪雨獲得五票,最終選出由錢樰出任東瀛都護府首任都護。
會議結束後,劉衍留下了國防部尚書田輝敘、參謀部尚書陳新甲、海軍部尚書鄭芝龍三人,其餘各部尚書便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