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李喜樂還聽商貿行裡的幾個日本夥計提起過,已經有不少日本女子自發的組建了“犒軍團”,其中還不乏有許多藩主、豪門的小姐、貴婦,這些日本女人紛紛乘船渡海前往朝鮮國,準備用自己來犒勞前線的明軍將士。
聽到這個訊息,李喜樂也不禁搖頭,有時候真是不明白這些日本人的思想。
不過此時的李喜樂也沒有時間想這些,因為就在幾天前,李喜樂接到了皇明商貿商社下發的通知,要求李喜樂在日本各地籌集各種軍需物資,並且限定時間要運往朝鮮國全羅道的全州城,在那裡會有人接應物資。
這些物資基本上都是前線急缺的,比如各種禦寒衣物、部分糧食、硫磺等。
李喜樂在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立即動用自己這段時間在日本國積累下來的所有人脈,將商貿行的幾乎所有夥計都派了出去,上上下下忙碌了腳朝天。
“管事,這些人都是剛剛搭上線的,現在就這般聯絡,之前許多的工作就都白做了,人情不是這樣用的。”
見到李喜樂如此火急火燎的動用各種關係,一個手下人忍不住勸諫起來。
李喜樂少有的訓斥道:“我在江戶城這麼長時間,花了這麼多錢,結識了這麼多人,不就是留在今天用的嗎!不管以後如何,現在籌集這些軍需物資為首要,立即去辦!”
“是。”
隨後幾天,在李喜樂和手下眾人,以及相關眾多關係的通力合作下,這批緊急貨物終於提前兩天時間籌備齊全。
李喜樂不敢怠慢,在貨物辦齊的當天,便親自押運車隊將物資運到了城外的港口,親自與等候在這裡的運輸船隊辦理了交接。
直到看著運輸船隊揚帆起航,李喜樂才長出了一口氣。
連同這批貨物一起運走的,還有李喜樂自己捐助的三百銀幣,這些是自己這段時間積攢下來的,也算是自己對前線抗擊羅剎國將士的一點心意了。
“希望這場戰事儘快結束,希望國朝大獲全勝!”
“管事!”
這時,一個手下夥計快步走來,說道:“管事快回去吧,咱們商貿行來了許多客商,都是前來拉關係、捐錢糧的。”
“嗯?”
李喜樂詫異的愣了一下,隨後便笑著說道:“走,快回去。”
沒過多久,李喜樂便乘車回到了商貿行門口,此時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李喜樂大致看了一下,都是江戶城內外有名的商賈,大部分都與自己做過生意。
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也有部分是在日本經商的大明商賈。
“呵呵,諸位都來了?有事咱們裡面說,我這裡有上好的清茶,咱們一起品一品。”
眾人紛紛圍過來與李喜樂行禮,隨後一個大明商賈上前說道:“聽聞李管事正在為前線大軍籌集物資,我們便聞訊趕來,也想出一份力。”
李喜樂說道:“真是不巧,這批物資已經齊備,剛剛就運到港口起運了。”
眾人聞言無不頓足。
“哎呀!還是來晚了。”
“李管事做事太迅速,我等追之不上啊!”
李喜樂見狀若有所思,隨後便笑著說道:“諸位不管是大明百姓還是日本國人,都對大明忠心耿耿,如今諸位有這般心意,我李喜樂又豈能不收?”
隨即李喜樂大聲說道:“諸位,我今日便派人去港口再聯絡一番,準備運輸船隊,並且先一步派人前往朝鮮國全羅道的全州城,與我皇明商貿商社方面聯絡,將諸位的義舉向上面稟報,並且聯絡做好接受捐助的準備。”
“諸位從今日開始,就可以將自己想要捐助的錢糧,或者是物資準備一下,在十日之內運到城外港口,我會在港口外面準備一處專門的倉庫,如何?”
眾人聞言大喜,隨後便紛紛散去準備。
轉眼到了十月底,大明各地,連同朝鮮國、日本國各處,無數民間捐助的錢糧物資如同無數涓流,逐步匯聚成波濤大河,朝著大明北疆匯聚而去。
聽聞奏報的劉衍也不禁喜上眉梢:“此番老子不但要用大軍暴揍老毛子,還要用海量的錢糧將其淹死,讓這些老毛子知道,什麼叫做國力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