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五十三章 擴張之路

所以劉衍隨即與眾人商議了各部兵力的具體調集方案,在確定了各部兵馬調動的路線,物資補給的運送路線,沿途兵站、補給點的設定,以及民夫的徵召、調動、安置點等事務後,劉衍便命陳新甲協調眾人儘快拿出一份作戰方略來,以便儘快統一部署落實下去。

隨後劉衍又命人將民政部尚書趙民和國土部尚書張耒、衛生部尚書鮑學鎮、吏部尚書王文鎮等其餘各部尚書全部找來。

沒過多久,內閣眾人便紛紛到齊,隨即便被劉衍分為了兩個組:陳新甲帶著鄭芝龍、田輝敘、吳國金、嶽明幾人擬定作戰方略,劉衍則帶著剩餘眾人開始謀劃呂宋、爪哇、安南等南洋諸國的戰後秩序。

此時眾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這場指點江山的內閣會議之中,包括劉衍在內,眾人都沒有意識到,就是在這場會議中,內閣這十幾個人便決定了此時南洋十幾個國家的發展走向,以及南洋幾千萬人口的未來命運。

後世也將這次內閣會議稱之為“南洋戰略會議”,並且將這次內閣會議視為大明帝國正式向外擴張的開端,也是大明帝國正式開始與歐洲諸國爭奪世界的開始!

在此後的兩個月時間內,在劉衍等內閣眾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帝國內閣各部緊密協作,全力籌備即將到來的南征之戰。

也就在此時,軍情部傳來了一份緊急軍情。原來,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西班牙殖民者雖然不知道大明帝國即將南征的訊息,但是在兵敗臺灣之後,兩國勢力也深感威脅,於是在呂宋、爪哇積極備戰的同時,荷蘭人、西班牙人還不斷暗中聯合部分南洋國家,企圖徹底攪亂南洋的局勢,讓明軍陷入戰爭泥潭,以阻止大明帝國的南征步伐。

得知此訊息後,劉衍立刻召集內閣眾人商議應對之策。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眾人一致認為,此時的大明國實力強大,無需畏懼任何敵人。

根據這一戰略意圖,劉衍調整了原有的作戰計劃,將原本的三大路軍調整為四大路軍,增設了一支戰略預備隊。具體部署如下:

西路軍:由都督魏漢率領,負責進攻緬甸。

東路軍:由都督鄭成功率領,負責進攻呂宋、爪哇,迎戰荷蘭、西班牙兩國勢力。

中路軍:由都督李定國率領,負責進攻暹羅、真掌等國。

北路軍:由都督賈洪雨率領,調集東部都督府的所有駐防軍南下參戰,負責保衛安南國,同時作為戰略預備隊,隨時支援其他三路軍。

至於海軍方面,劉衍命令海軍南洋艦隊和東洋艦隊密切配合各路陸軍,確保海上補給線的安全,同時對敵方海上勢力進行打擊。

其中東洋艦隊的主要作戰方向為呂宋、爪哇,南洋艦隊的主要作戰方向為西面,防禦可能參戰的英國海軍。

至於北洋艦隊,則也被劉衍調集南下,暫時進駐海南島,將根據戰事的進展隨時參戰。

在做好一切部署後,崇禎二十七年二月初,在新年結束之後,明軍各部國防軍、駐防軍開始按照參謀部、國防部的命令紛紛南下,一時間大明南北到處都是戰旗獵獵,士氣高漲明軍將士在初春的寒風中快速行進,朝著預定的集結地點趕去。

而此時,朝鮮國、日本國增兵的八萬僕從軍也從安東都護府出發,經過航行抵達了安南國的順化。

而此前抵達順化的所有僕從軍,此時已經按照參謀部、國防部的命令,分兵編入了明軍中路和東路軍中,做好了對敵軍的作戰準備。

“軍報:都督鄭成功已經抵達海南島,東路軍主力全部抵達海南各處集結完畢,東洋艦隊也已經做好準備,即將對呂宋發動進攻!”

“軍報:都督李定國部已經結束休整,匯合了後續僕從軍,正在向西挺進......”

“軍報:都督魏漢已經率軍越過邊境,進入緬甸境內,大軍前鋒已經與緬甸軍接戰......”

看著一封封送來的緊急軍報,劉衍的心中反而沒有了之前的緊張,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釋然的笑容:“開始吧,現在就讓我看看,大明帝國的實力,到底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