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大明的變化太快、太大了,朝廷的政策幾乎是每月都有新的發下,這讓李喜樂覺得現在到處都是機會,自己不能總是躲在書院裡做學問,應該出來闖蕩一番。
正好皇明商貿商社在廣武州開設了分號,並且開始廣招僱員,李喜樂便看到了自己的機會,直接在淨州城內的報名點報了名。
因為李喜樂識字有學問,特別是對地理很感興趣,所以直接就被錄取了,還拿到了一個幹事的頭銜,每月有六個銀幣的收入。
只不過這個幹事只是商社的“小頭目”,上面還有管事、副管事,有主事等,而且也需要時常前往各地做生意,需要走南闖北。
父子三人喝了兩杯酒下肚,老二李富貴擔憂的說道:“三弟,這商社的生計好是好,可是時常要外放,到時候可是很容易吃苦的。”
李喜樂笑著說道:“哥,這不叫外放,按照現在的叫法,那是出差。而且每月六個銀幣只是底薪,出差的話會有出差補貼,視距離遠近而定,多則每月三銀幣,少則一銀幣。另外還有各種補助,生意談成了還有提成,生意談的越大,賺的銀幣就越多啊!”
聽了李喜樂的話,老李和李富貴都是面露喜色,竟然還有這麼好的工作,現在真是太平了,放在以往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於是老李說道:“那你就要好好幹。”
“爹放心吧!”
老李抿了一口酒,一股辛辣流入喉嚨,臉上也掛著滿足的笑容,說道:“現在生活好了,老二在軍中服役,有軍餉、有軍糧,家中還有依靠,我在家中也有府衙派下的軍屬幫扶隊幫忙,家中還有幾個蒙古幫工,四百畝土地完全能夠打理好。”
“老三去了商貿商社,只要肯出力,一個月下來也能有好幾個銀幣的收入,咱們家真的過上好日子了!”
李富貴和李喜樂都是點頭贊同,四百畝土地一年下來,扣除了上繳的稅糧之外,也能收穫八百石的糧食,足夠一家人吃喝了,而且還能賣掉一些換錢。
李富貴和李喜樂兄弟二人的收入,完全就是乾落的,可以攢起來。
老李又喝了兩杯酒,此時已經有些醉意,笑呵呵的說道:“等明年,咱們爺仨回山東老家一趟,將老宅起個二層,現在各地都在用水泥建造房子,不是正流行建二層的院子嗎?咱家也蓋一處。另外在老家再多蓋一處宅院,給你們兄弟一人準備一處。”
“等兩年,你們兄弟也要娶親的,再生個一男半女的,咱們家就徹底興旺起來了。”
說到這裡,老李突然淚眼摩挲,哽咽的說道:“要是老大還活著,該多好了。這樣的日子,就好像是做夢一樣,我多希望你們三兄弟能好好活著。”
父子三人紛紛落淚,辛辣的燒鍋酒中,既摻雜了希望、幸福和喜悅,也摻雜了悲傷和懷念,一時間讓父子三人都有些醉意。
轉眼到了二月初,劉衍在寒風中進入宮內,來到了御書房外面。
王承恩身穿棉服,恭敬的向劉衍行禮,笑著說道:“閣老有事?”
劉衍說道:“本公來向陛下稟報今年開年的民生資料。”
“呵呵,陛下正在和太子殿下看輿圖,閣老稍等,老僕去稟報一下。”
“好。”
片刻之後,王承恩便開門將劉衍請了進去。
走進御書房內,只見一幅巨大的輿圖懸掛在御書房的背牆上,崇禎帝正在和太子朱慈烺站在跟前指指點點。
劉衍走近一看,只見這幅輿圖正是參謀部年前繪製的《皇明環宇全圖》。
這幅輿圖是參謀部聯合各地道學、皇明軍事學院,以及國防部一起,調集了一千多匠人,動員國防軍各部、各地府衙官吏十八萬多人,歷時一年多的時間才繪製完成的。
上面將大明南北直隸、一十三道詳細、相對準確的重新繪製了一番,並且將西域各部、烏斯藏、瀚海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嶺北都護府,以及朝鮮國全部繪製在上面,比大明以往的輿圖更加全面、更加詳細,也更加精確!
如今這《皇明環宇全圖》只繪製了三份,一份在崇禎帝這裡,一份在內閣官署,一份在國防部,非常的珍貴。
“臣,內閣首輔、魯國公劉衍,拜見陛下。”
這時崇禎帝和太子朱慈烺才注意到劉衍已經進來,剛才二人看得太過入神。
“呵呵,愛卿起來吧,以後見朕,也不用叩拜了,稍稍行禮就好。以後就入朝不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