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七十四章 番外篇:落葉歸根(一)

“主人,前面就是一家客棧了,咱們去投宿?”

“好,先住下吧。”

如今老李家大業大的,所以隨身攜帶的銀幣也很多,足足帶了五百銀幣,這麼多的錢財足夠普通百姓大吃大喝一輩子了。

幸虧如今大明政通人和、治安良好,一路上已經看不到山賊、路匪了,而且稍微成規模的鎮子,就會有駐防軍將士駐守,所以老李攜帶這麼一大筆錢財上路,心中也一點不慌。

老李之所以要帶著這麼多的錢財回山東老家,是準備將鏵山東村的老宅翻蓋一番,蓋一處三進兩跨院的大宅子。

在老李看來,雖然李家在瀚海都護府的淨州城有了很大的產業,今後李家人多半也會在淨州城繁衍生息,可山東老家卻是李家人的根基所在,是李家人的退路。

所以山東老家的老宅子必須要維護好,而且只要有財力,就必須不斷擴建。

老李受到在淨州城置辦產業的啟發,此番還準備在鏵山東村周邊,或者是濟南府城看一看,在老家這邊也置辦一些產業,將李家在山東的根基夯實一些。

只是按照國土部和民政部聯合下發的法條,大明內部兩京一十三省範圍內,每戶百姓所能擁有的耕地數量是固定的,包括皇親國戚、鄉紳、商賈等,都是一樣的,沒有例外。任何人都不能兼併土地,一旦被官府查到,那是要沒收全部土地的!

但是這個法條對於各大都護府卻沒有效力,那是因為各大都護府都是地廣人稀之地,在至少百年之內,是不會存在土地兼併這個問題的。

老李也曾聽府衙的吏員宣傳過,所以此番在老家置辦產業,並不準備買地,之前朝廷在鏵山東村分下來的耕地還在,現在也借給同村好友耕種了,還是買些鋪面或者是房產好一些。

第二天,老李並沒有急於趕路,畢竟好不容易到了北京城,總要四處看一看、逛一逛。

北京城的繁華在全天下都是首屈一指的,老李在前門、天橋等地過足了眼癮,隨後便來到棋盤街一帶。

忽然,前方出現一支儀仗,街上的百姓紛紛閃到了一邊,老李和幾個蒙古僕從也急忙靠邊。

“請問,這是哪裡的大人啊?”

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看了看老李,笑著說道:“老者是外地來的吧?”

“正是,小老是從淨州城來的。”

“淨州城?瀚海都護府的啊!那可不近呢。”

老李笑呵呵的點了點頭,隨後又問了一遍。

書生說道:“那是魯國公府上世子的儀仗,看這樣子,應該是剛從城外回來。”

“魯國公?”

“是啊,就是當今內閣首輔府上的世子爺!”

“啊!”

老李不止一次聽李富貴、李喜樂提到內閣首輔劉衍,兩個兒子對這位從未見過面的內閣首輔推崇備至,甚至認為劉衍乃是再造大明帝國的第一功臣,沒有劉衍,就沒有如今國力強盛、武力強橫的大明帝國。

前面儀仗隨行的雖然不是內閣首輔劉衍,但卻是劉衍的世子,也算是老李遇到“真人”了。

“哎呀!”

老李驚歎道:“這麼大的人物,咱們是不是要跪拜啊,為何街上的百姓沒有一個跪拜的,反而全都在歡呼?”

那書生笑著向老李的位置挪動了幾步,以免老李聽不清楚:“那是因為魯國公曾在百姓面前定下規矩,凡是魯國公府上的人,不管是魯國公本人,還是世子、夫人,百姓都不必跪拜,只要有序即可。”

“啊!”

老李再次發出一陣驚呼,說道:“天底下竟然還有這等大人,當真是大明百姓的福分!”

“誰說不是呢,聽聞自從魯國公定下這個規矩之後,朝中不少文臣武將,當然都是跟隨魯國公一路從山東靈山衛出來的老部下,眾人都紛紛效仿,也成為京城一大奇景了!”

“而且聽聞朝廷裡面已經有了議論,說是要廢黜跪拜之禮,今後只對皇帝陛下,或者是晚輩對長輩,受恩者對恩人,這樣的才行跪拜之禮。”

老李瞪大了雙眼緩了一會兒,才說道:“這世道真是變了,這樣的大明,當真是前所未有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