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英額爾岱策馬奔到近前,看著眾人,就在戰馬上喝道:“皇上有旨,各旗各軍不得與劉衍部輕言浪戰,需謹慎試探為上,敢有輕舉妄動以至損兵折將者,斬!”
對於黃土嶺東面的情況,乳峰山上的皇太極,黃土嶺上的多爾袞等人都有千里鏡,而且他們居高臨下,明軍大體佈局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劉衍率領青萊鎮新軍各營一出動,皇太極時刻關注這邊的動靜。
如今明軍各部的大體戰力,皇太極己經心中有數,只有青萊鎮新軍各營還需好好思量,畢竟劉衍有之前的數次戰績在,容不得皇太極不慎重對待。
皇太極經過思考,東面這邊的各旗將領,只有濟爾哈朗還算是持重,不過豪格與阿濟格桀驁不馴,皇太極怕濟爾哈朗壓服不下,所以派英額爾岱前來督陣。果然英額爾岱到達得巧,再晚一步阿濟格等人就要擅自出擊了。
英額爾岱算欽差大臣,有他在場支援濟爾哈朗,豪格與阿濟格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冷哼一聲,暫且按耐住性子了。
就在清軍眾人開始商議對策的時候,劉衍策馬來到一處丘陵上,青萊鎮新軍各營已經推進到這裡,距離清軍大陣只有兩、三里的距離,劉衍隨即下令各營停止前進,原地整頓軍陣,靜待清軍動向。
此時劉衍看了看頭頂上的太陽,只見正午時分的太陽越發大了,身著這身厚實的盔甲,這炎熱的陽光之下,覺得分外的燥熱,嗓子都快冒煙了。
鞍上椰瓢的水,己經補充幾次了,每次民夫將後方的清水送來,劉衍便恨不得將一壺水的水全部喝下去。人還好,就是戰馬在烈日之下分外難受,看胯下馬匹直打響鼻,每次一摸溼漉漉的都是汗,劉衍不由得微微皺眉:“這一戰打完,軍中不知道要折損多少戰馬啊!”
劉衍稍稍收回心思,舉起千里鏡觀望遠處的清軍軍陣,只見一片旗海之中,各旗韃子的盔甲井然有序,不愧是此時的強軍。
不過清軍陣中雖然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喧譁聲音,不過卻沒有人出擊。
劉衍不由得詫異起來,暗道:“這些狗韃子還真能忍啊!”
此時雙方的軍陣間非常平靜,圍攻吳三桂車營的清軍鐵騎己經盡數後退。
劉衍眺望遠方清軍大陣,自己命將士們將那些韃子俘虜與屍體擺到陣前,如此一番羞辱,那些韃子竟然都不為所動,看來棋逢對手,以後的戰事必將打得艱難。
而在劉衍的身旁,監軍張若麒則是面露喜色,剛剛騎兵營以及各營都送來戰報,青萊鎮新軍這一路上一面收容潰兵,一面擊潰清軍鐵騎,竟然斬首五百一十七級,這放在別的軍鎮,都是極為少見的大捷。
可是對於青萊鎮新軍來說,這樣的勝利已經司空見慣,與新軍將士以往的巨大功勞相比,這五百多首級已經不算什麼了。
張若麒笑著恭維了劉衍一番,像什麼旗開得勝、首戰告捷等等,說了許多,劉衍也是謙遜的回應了幾句。
就在這時,遠處一支鐵騎趕來,看旗號竟然是吳三桂。
吳三桂將麾下騎兵安頓到青萊鎮新軍騎兵營的右面,便趕來中軍拜見劉衍,畢竟劉衍是前來援助於他,與情與理,吳三桂都應該前來感謝。
眾人寒暄了一陣,吳三桂見監軍張若麒也在,便稟報了自己抵擋清軍的進攻,斬首了兩百九十八級,繳獲眾多,張若麒也是面露喜色,很是誇獎了吳三桂一番。
不過當吳三桂聽聞劉衍所部斬首了五百多級,便咬了咬下唇,自己與劉衍的差距還真是巨大。
劉衍看著吳三桂的神情,自然知道他在想些什麼,於是便笑著將斬首的五百多首級分了分,給了吳三桂六十顆,就連張若麒也有五顆。
現在青萊鎮新軍戰力強悍,想要斬獲清軍首級很簡單,所以對於斬獲首級並不是很看重,倒不如拿出一些來籠絡人心,如此在錦州之戰中還能得到一些好處與方便。
張若麒驚喜道:“我也有?”
吳三桂聞言也是心中五味雜陳,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劉衍這人胸襟就是寬廣,是當今少有的英雄人物。
隨後劉衍臉上的笑容便收了收,對眾人說道:“現在奴賊主力尚在,咱們還是先商議商議,如何擊敗當前之敵吧。”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