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七章 迴護

楊府。

一老僕引著賈琮吳凡二人入內,一座小二進宅院,轉眼即到。

看著庭院內簡陋的陳設,賈琮心中感慨不已。

這世上,果真有安貧樂道,甘守清貧之士。

宋巖走後,他曾刻意打聽過這位御史臺掌印官的事蹟,還真不是沽名釣譽之輩,極有唐時魏徵的風範。

甚至還要過一些,因為魏徵雖也清貧,卻沒有拒絕朝廷的賜宅……

到了書房,只見房門上掛一匾,刻有明鏡齋三個字。

賈琮心知,這必是應了那句“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典故。

書房外不似賈政的夢坡齋,外面沒有侍立奴僕,裡面也無清客說笑聲,老僕進去通秉了聲,就折返回來請賈琮吳凡入內。

不大的一間房內,卻落滿了書籍。

唯有中間一塊閒地,一張陋舊的書桌後,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身體筆直的坐在那。

眼神不似一般老人那樣渾濁,而是凌厲老辣。

賈琮躬身道:“學生賈琮,見過御史大夫。”

左都御史執掌蘭臺寺,便相當於漢唐時的御史大夫,因而常被人如此尊之。

楊養正微微頷首,沉聲道:“你是松禪公的弟子賈清臣,聽你師父說,今科你不是下場秋闈麼?怎麼在這?”

賈琮輕吸一口氣,道:“御史大夫容稟,此事是這般……”

說著,他將事情經過詳細說了遍,條理清晰,用詞簡易,並未引經據典……

楊養正聽聞賈琮在貢院所見之考題,竟與吳凡所得那小冊子記錄的一模一樣時,就皺起眉頭來。

國朝掄才大典,乃是朝廷選士之本。

若連此都玷汙,日後談何吏治清明?

再聽到賈琮潑墨汙卷,第一時間趕回家,冊子不見了,又在婢女家抓到了兩個急著那到“證據”的賊人時,楊養正眉頭愈發緊皺。

收尾時,賈琮道:“御史大夫,還有一疑惑事,學生極為不解。令廣鳴,朱磊,江之文等,平日在國子監內,學業平平,歲考中等,昨日卻無端挑釁,目光中隱藏癲狂必得之志。所以學生斗膽揣測,學生手中所得冊子,他們未嘗不會也有一份。”

“令廣鳴、朱磊、江之文,他們又是何許人也?”

楊養正沉聲問道。

賈琮頓了頓,道:“皆為舊黨一脈子弟。”

至此,始終只皺眉頭的楊養正,終於變了臉色。

貢院科場舞弊,雖也嚴重,但只要下辣手,懲治一批考官便是。

他早已看不慣那起子才剛一得志便開始猖狂的閹黨,藉此機會下辣手整治一番也好。

可是若果真如賈琮所言,那問題就嚴重的多了!

楊養正不是賣直邀名之輩,身為當朝左都御史,從一品大員,他也具有極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素養。

他雖看不起閹黨,可對於崇康帝扶持閹黨的舉動,心裡卻也是贊成的。

新黨一黨獨大,對江山社稷而言,絕非好事。

他所做的,就是約束閹黨和新黨,都不可太過踩踏律法底線。

若此次秋闈,只是閹黨舞弊,無非就是借幾顆人頭,給他們漲漲記性,讓他們都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