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苑。
自宋巖、甄應嘉並江南七大家主入駐以後,此處便再不曾宴客。
這是甄家的產業,其實說來有趣,本該是日入鬥金的銷金窟,可賈琮查到的訊息,甄家每年都要往這裡賠盡至少上萬兩的銀子。
原因無它,收費太低,且免單太多。
凡是名士在此舉報詩會,蓮苑都只收成本材費。
若是作得出好詩佳作,更是可以免單,只需將佳文送往金陵甄府便可。
而所謂的佳作,大多是或明或暗稱頌甄家禮賢下士、甄應嘉賢明愛才及甄頫俊傑雛鳳的作品。
雖然自蓮苑裡,甄應嘉成就了江南詩佛的美譽,甄頫更是位尊江南第一公子,可每年往這裡賠進的真金白銀,卻讓甄家也隱隱吃不消。
要知道,就算一個一等親王的年俸,也不過是一萬兩銀子。
甄家只在揚州府一座別業裡一年就丟進一萬兩白銀,奢靡之費,可見一斑。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大把的金銀撒下,這裡的確是難得的受用之地。
賈琮被甄家豪奴請進來後,頓覺春風拂面,花香陣陣。
他身上的棉錦大氅,與內裡諸人單薄瀟灑的春衫比起來,顯得格格不入。
不過他看起來卻並沒什麼不適應,也沒有接過美婢們送來的春衫更換。
只解下大氅,交給尖帽侍者後,就直接往蓮池邊走去。
一群六七十歲的老翁看到他這個態度,面色不由微微一變。
相互對視一眼,目光復雜。
一來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二來鬱悶為何自家子弟中,就無這等成色的少年。
在這等場合下,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會是隨波逐流,入鄉隨俗。
能有自己的堅持,且並非狂傲或自卑使然,而是自信處之……
這等心性,由小見大,由不得他們不激賞。
再加上賈琮愈發清秀絕倫的相貌,一身飛魚服襯的恍若謫仙降世……
愈是老夫子,愈是明白“身、言、書、判”的重要。
大挑四目,“身”居其首,可見官場上顏值的重要性。
而這一項上,賈琮毫無疑問超過世間大多人……
賈琮穩步上前,先見過坐於正中蓮臺上的宋巖,行大禮道:“弟子見過先生,請先生安。”
宋巖佈滿老年斑的臉上滿是慈愛之色,根本不加掩飾,點頭道:“好,安。起來吧,昨夜忙了一宿?”
昨晚那樣大的動靜,蓮苑自然不會不知。
賈琮搖頭,笑了笑道:“跳樑小醜,自取死路,無足掛齒。”
宋巖含笑點頭,一旁的褚東明卻嘖嘖道:“清臣,你好大的口氣,明香教妖人鬧出這般大的動靜,整個揚州府數十萬百姓夜不能眠,甚至整個江南為之震動,你只視他們為跳樑小醜,莫非生有驕矜之心?這可不好,你的路才剛開始,須知驕兵必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