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金陵。
紫荊山麓,玄武湖畔,甄府。
崇康十四年,正月三十。
今日為甄家老太太七十大壽,富貴人家年味還未散盡,又添大喜之事。
整個甄府,張燈結綵,迎來送往,好不熱鬧。
作為奉聖夫人的兒媳,甄家老太太李氏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聖祖六次南巡,四次住在甄府,李氏陪同在奉聖夫人身邊,是見過聖顏,得過賞賜的。
有這麼一層淵源在,在貞元朝和崇康前十三年裡,李氏過生,總能得到宮裡的一些賞賜。
也就愈發增添了富貴。
今年雖然因為宮裡出了駭人聽聞捅破天的大事,多半沒了賞賜,但也是一時顧不上的緣故。
不過雖沒了賞賜,江南地界,除了寥寥數人外,誰也不會以為甄家聖眷衰了。
君不見,新法如洪爐,燒的整個江南哀鴻遍地,白骨盈野。
連偌大威名的江南十三家都無不伏首叩頭,乖乖的交出無數田產,甚至還除名了兩家。
唯獨甄家,分毫未動!
這叫什麼?
這就叫真正的江南第一家!
有此緣故,今日甄府萱瑞堂上,高朋滿座,勝友如雲。
縱然如江南十三家那樣的人家,因路遠體弱的緣故,一時間家主來不了,也會打發家中嫡子嫡孫們,奉上重禮來賀。
雖然值此帝星飄搖,皇權險危之時,連都中各大王府公府都不敢飲酒設宴,但在金陵,甄家卻並不放在心上。
連招了三個金陵最有名的戲臺班子,唱大戲招待來賓。
珍饈佳餚如流水般送上,多少人在外一世也見不到一回的奇珍,在這裡竟也成了尋常。
不至江南,不知天下之富。
不至甄府,不知江南之富。
白玉為泥,珍珠如土,全成了等閒……
一波波江南名士,用世間最華麗的辭藻,祝福甄府太夫人福壽無雙,富貴萬年。
一家家世家俊彥子弟,匍匐在地,為李氏磕頭祝壽。
十位秦淮大家,只能在帷帳後露臺上為太夫人撫琴。
多少江南官員,賠著笑臉,為太夫人賀喜。
除了天家外,世間富貴能如此者,絕無僅有。
然而富貴至斯,李氏看起來,卻並不算高興,面上竟有抑鬱之氣,悶悶不樂。
見此,有金陵名士李松年,因善書《法華經》,往日裡頗得甄府太夫人欣賞,常為座上客。
他奇道:“今日天下俊傑名士皆至此為太夫人祝壽,縱天上王母也不過此,太夫人因何而不樂?”
聽聞此言,甄應嘉嘆息一聲,李氏更是當堂落起淚來,她滿頭華髮,插滿鳳賜宮釵御簪,富貴氣派,只是面容卻並不如傳聞中那樣慈悲,反而有些鬱郁陰沉的道:“老身三日三夜未能安眠,故而慢待了諸位。”
李松年聞言大驚,道:“老夫人從來都是享盡清福之人,且虔誠禮佛,連雞鳴寺大德高僧都言太夫人有佛緣,怎也會有煩惱絲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