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皇城。
永壽宮。
因為天子於明夜要接受宗室王公及文武百官之陛見,太后、皇后也要接受命婦覲拜,因而天家的年夜飯,便在二十九日夜。
今日連久不露面的太上皇,都出現了一個時辰,受了天子並諸皇子皇孫們的頭,又象徵性的吃了兩個素雲餃,便折返回重華宮靜修去了。
崇康帝因為威嚴太重,故而也只與太上皇、太后請了安,問候罷,待太上皇離去沒多久,受了子侄們的禮後,也離開了。
剩下太后由皇后、諸皇妃陪同,另外便是太后平日裡喜歡的皇孫、公主們。
除卻已成親開府受封雍王的二皇子劉仁及雍王妃孫氏、受封晉王的四皇子劉正及晉王妃屠氏、還未成親開府的五皇子劉升外,還有自幼養在宮裡的永寧郡王劉實和永泰郡王劉陶陶,另有崇康帝平輩的王府世子,亦皆來至永壽宮,與太后同慶。
如康親王世子劉騫、寧親王世子劉永、定親王世子劉兆、簡王世子劉興,還有永安公主劉佳、南康公主劉柔、永平公主劉靜、永清公主劉珠等。
太上皇和天子兩個當世至尊走後,太后、皇后雖然同樣貴重,但大乾祖制,後宮不得干政。
內妃入三大殿則斬,妄言政務則入冷宮。
同樣,對宗室的約束亦是繼承號稱七百年“無內亂”的前宋,豐厚爵祿養著,但平日裡連私下聚會都會被敲打。
無旨出京百里者斬,妄言政事者……基本上沒有,因為效果和放屁差不多。
大乾開國百年,也就在武王最輝煌的五六年裡,與他交好的宗室諸王們,才算活的有些人樣兒。
武王曾豪言與諸王,要打下更廣闊的疆土,而後分封諸王。
天家血脈,世間最貴,又豈能困頓於牢籠中?
只可惜這一切美夢隨著武王自囚,崇康帝登基,成為泡影。
崇康帝登基後,原本寬泛下來的宗室們再度被圈養起來。
尤其是近二三年裡,隨著新法大行,國運愈隆,崇康帝皇威日盛,原本還敢蹦躂幾下的宗室,徹底成了鵪鶉。
雖然背地裡總有些不安分的聲音傳出,但明面上敢於衝撞的,再無一人。
宗室不能幹政,後宮不能幹政,如此一來,雖然平日裡如同戴著腳鐐一般抑鬱,但今夜,卻能放開手腳,在這世間至貴處,恣意享福受用。
而今夜除了最高處鳳榻上的葉太后最貴外,當屬二皇子雍王劉仁最貴。
因為當年天子未登基前,便以雍王為王號。
雖還未明立太子,但儲位屬誰已然明瞭。
所以,除卻皇后帶著皇妃並諸位兒媳和公主圍繞在太后鳳榻邊,討好哄逗著並不大高興的太后外,其他人則大都圍在雍王劉仁左右。
連還未分封的五皇子劉升都“二哥長”“二哥短”的招呼個不停,再加上其他諸王世子的恭維,讓雍王頗為受用。
但他自幼受翰林學士教誨,劉仁在未開府前便有賢王之稱,所以不會出現驕傲輕狂之態。
言行談吐溫文爾雅,舉止得體又不失高貴,不負賢王之名。
唯有晉王劉正及永寧郡王劉實不阿附,兩個皇族中少見好武之人,坐在一旁相互對飲,看著另一邊的熱鬧,不時冷笑兩聲。
說來也有趣,這兩個好武的天家子弟,竟以武王為志,且常掛於口邊……
若非念在他們還坦蕩,怕是早已涼涼多時。
殿下如此熱鬧,皇臺鳳榻周圍自然更加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