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修斯呆呆地望著眼前的議員,彷彿沒有聽懂一般,問道:“你說什麼?”
“大人,我說左邊的是真的,右邊的是假的。”
盧修斯茫然地收回手中的銀票,看了又看,然後認真問道:“你確定?”
那議員點了點頭,伸手接過左邊的銀票。
“我們也無法分辨銀票的真假,最後用了最笨的法子,去了印刷坊內,拿出了銀票最初的紙張進行對比,這才發現了問題所在。”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眾人怎麼也沒想到,羅馬的銀票才出來多久,竟然有假的!
這還得了,若是別人拿著假銀票來買他們的貨物,這可怎麼辦?
盧修斯也是一臉懵逼,半晌後他才問道:“既然分辨不出來,你們怎麼知道有假的?”
“因為我們根本就沒印那麼多的銀票,可在貝古城,我們發現了數量遠超於發行的銀票。”
原來,羅馬錢莊開設的許多規則,都是借鑑了大秦的昌隆錢莊。
在每個月末,都會有對賬的習慣。
可誰成想,到了月末對賬之時,這些錢莊的人驚訝地發現,存在錢莊銀票的總數,竟然比他們印刷的總量還要多。
細查之下,這才發現,最近整個羅馬境內,出現了大量的大宗商品交易。
有人用羅馬的銀票,四處收購貨物。
自從大秦關閉絲綢之路後,羅馬的貿易熱度便大減,商品流通阻塞,此刻有人收購商品,自然有人願意賣。
賣了錢之後,這些商人便把錢存入了羅馬錢莊,準備吃利息。
這才導致東窗事發。
而錢莊內的工作人員,弄了半個月才搞清楚,這些銀票之中有假的。
而如何發現假銀票,便是剛才年輕議員所說的法子,透過辨別同批次紙張的不同來判斷真假。
畢竟,現在的造紙程式還是手工製造,手工製造便無法滿足統一的標準,每一批次的貨物有一點區別也屬正常。
整個大廳內,上百名的議員皆是一臉懵逼。
誰也沒想到,羅馬製造的銀票,竟然有人仿製,而且比真的還要真。
明白事情的嚴重,盧修斯當即問道:“錢莊內到底收了多少這種假的銀票?”
“數量多到無法統計,目前存在錢莊內的銀票,已經超過印刷總額的三倍,這還不算市面上正在流通的,以及給軍隊的軍餉。”
聽了這話,盧修斯只覺得腦袋天旋地轉,一個趔趄向後栽倒下去,好在年輕議員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了他。
“大人,獨裁官大人,您沒事吧,這件事該怎麼辦啊?”
年輕議員一臉焦急,誰也沒想到,這本該為羅馬造福的錢莊制度,卻成了加速羅馬崩壞的催命符。
幾名臺下的議員,趕忙上了臺上,連忙扶起已經近乎昏厥的盧修斯。
有人拿來了水,餵了盧修斯喝完一口後,他這才緩緩睜開眼睛。
見狀,周圍的人均是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