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言出生在古代一個偏遠的小農村,從小他就異常聰慧,他爹孃在他身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勒緊褲腰帶送他去私塾上學,連夫子都對他寄予厚望,適當的給他減免了學費,而白言也不負眾望的從鄉下飛了出去,在二十六歲的時候就成為他們村裡的第一個秀才,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成為秀才之後,白言邊在村子裡教小孩子讀書,邊自己溫習課業,為考取舉人做準備,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這天白言孃親白大娘獨自在家的時候,遇上了小偷,這個小偷也是村子裡的人,他的名字叫白志,跟白言不同,白言整天吊兒郎當的,這家偷點雞,那家偷點鴨,還經常在村子裡看女人洗澡,是個十足的混混流氓。
若說白家村是以白言為榮的話,那麼白志,就是白家村徹徹底底的恥辱,釘在板子上,扣都扣不下來的那種,偏偏兩家離的極近,就是鄰居,於是白志就經常跑到白言家偷東西,搞得白言一家人煩不勝煩,偏偏又沒將白志抓住過。
這次好歹把白志抓了個現行,白大娘又是激動又是生氣,當場就站在院子裡插著腰破口大罵起來,白志怵白言,再加上自己確實不佔理,於是就沒有還口。
但白志的娘是個潑婦啊,白志成今天這樣,白志的娘可謂是功不可沒,白志偷了東西她不僅不罵他,還誇他做得對,長此以往,白志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偷。
白志娘聽見白大娘罵自己兒子就跑出來跟白大娘對罵,把白大娘罵了個狗血噴頭,白大娘氣得都站不住,這時候白言剛好從學堂裡回來,看見白志娘把白大娘罵成這個樣子,一時衝動上前推了白志娘一把。
這一推,可不就出事了。
白志娘身體本來就不好,被白言這樣一推,直接倒在地上,那後腦勺就剛好對準地上的石頭,直接摔了個頭破血流,眼睛就再也沒有睜開過了。
白志從小就沒了父親,跟他娘相依為命長大,所以他固然混,但卻是個孝子,見白言把自己的娘害死了,直接就去衙門口喊冤了,
於是白言被抓了,他雖然是秀才,但畢竟還沒有考上舉人,知縣老爺沒有把他放在眼裡,直接將他判處死刑。
白言家的人急了、村子裡的人也急了,他們的希望可都寄託在白言身上,畢竟白言是他們村的第一個秀才,大家都行動起來。
白言娘叫自己已經嫁出去的三個女兒拿錢回來,再把家裡的田地都賣了,怎麼著也得把白言給救出來。
白言的妻子回家也拿了許多銀子。
村子裡的人聯名上書說白志孃的死只是個意外,白言只是無心之過,希望縣太爺從輕發落。
可是白志這些年在外面混,也認識不少狐朋狗友,其中還有一個是知縣老爺身邊師爺的侄兒,所以,不管村子裡的人怎麼努力,白言爹孃姐姐怎麼塞錢,白言都沒有被放出來,只是被免去了死刑而已,但要坐一輩子的牢,前途,可謂是毀得一乾二淨。
眼瞅著家裡的田地被賣光了,錢也被拿出去了,兒子還回不來,白言娘沒有了盼頭,直接找了個繩子上吊了。
白言的姐姐,也因為這些錢打了水漂的緣故,被夫家所休,收拾細軟回到了家中,伺候因刺激過度而中風的父親,村裡的人對他們的態度也隨著白言的無期徒刑,發生了質的轉變。
而白言的妻子,就直接扔下白言的一雙兒女,離開了白言家。
一個好好的家,就這樣散了。
白言在牢裡一共待了五年的時間,第五年的時候先皇去世,太子登基大赦天下,白言才從牢裡走了出來,但在牢裡的他受盡折磨,出來後也變得痴痴呆呆了,再也沒有了之前的聰慧,等他回到家以後,發現白大娘死了、白老爹中風了三個姐姐也被休回家,連自己的妻子也走了,他的一雙兒女更是骨瘦如柴,白言萬念俱灰之下,投湖而死…
而得知他死訊後,他三個姐姐就說:“早知道就不要拿錢去給他打點關係了,你瞧瞧現在,出來還是死了,有什麼意義呢?”
白言的願望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