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其實,歸崇春不過是虛驚一場。因為,楊明之所以憤怒地拍了桌子不是因為歸崇春又弄虛作假,而是歸崇春這一次獻上的冊子記錄的資料太真實了,真實的讓楊明不得不相信即便是在小小東鄉縣,土地兼併的現象也是十分嚴重的。
東鄉縣位於川東,且多是山地丘陵,本來田地就少。
可就這十多萬畝水田,還有一半集中在幾個官僚鄉紳的手裡。
楊明要想在東鄉縣打造一支精銳之師,就得有源源不斷的錢糧支援,錢糧自然得靠徵收稅賦作為重要手段。
而如今要是按照大明朝官紳不納糧的制度,且不徵收商稅,只怕自己只能學著崇禎去壓榨已經苦不堪言的自耕農了,到時候只怕錢糧稅賦收不齊反而造成處處造反,後方不穩了。
“必須進行改革!特別是財政賦稅改革!還有這田地也得重新劃分,要麼贖買要麼強行收歸國有!”
楊明正說著就見歸崇春瑟瑟發抖地跪在地上叫屈,便忙將他扶了起來:“歸主簿,你誤會了,本官沒有怪你,你這次做得很好,以後做這些事的時候,膽子要大點,不要怕那些士紳,本官和漢家營在背後給你撐腰,你下去吧。”
楊明雖然現在想改革以調和階級矛盾,但這樣做勢必會引起士紳們的反彈,畢竟這些人在東鄉縣還有較大的勢力。
楊明在做這些事情之前,都得先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因而楊明現在只能一邊讓歸崇春重新統計魚鱗冊和黃冊,一邊與這些士紳虛以委蛇,並抓緊募兵。
在此之前,好歹還有陳閣老送給楊明的一百萬兩銀子,因而楊明暫且也不急於對這些剝奪民脂民膏計程車紳下手。
在招兵之前,為了更好籌備軍費和掌控東鄉縣財政金融,楊明先是著手進行了貨幣改革。
先是強行在市場上推行了刻有花邊和朱元璋頭像等防偽標誌的銀元,並規定以後收稅和發放俸祿都用銀元,漸漸的,人們也習慣於用銀元作為一般等價物。
畢竟這不是寶鈔,就跟王朝更疊要重製銅錢一樣,百姓們也較易接受,再加上東鄉縣只是個小縣城,商品經濟並不發達,所以貨幣和金融改革的難度並不大。
統一貨幣和掌握制幣權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楊明新成立的東鄉縣軍政府也因此賺了不少差額。漢家營此時已經更名為漢家軍,因一切以軍事為重心,便成立了軍政府。
除此之外,楊明還將城外的流民重新登記造冊,將他們編入了新的戶籍,鼓勵他們開墾荒地,重建家園。軍政府免費提供農具和糧種支援,而且軍政府還允諾,凡是自己開墾的可永久作為其私人土地,任何不得幹預。
這樣一來,許多流民對于軍政府的政策自然是踴躍支援。
一些人甚至忘了楊明等人只是朝廷眼中的流賊,而把楊明當做了真正的朝廷官員,在離開縣城去外開墾荒地之前,這些流民們都感恩戴德地朝縣衙方向磕了頭。
畢竟,如今,真有人來管他們了,終於給他們安置家園了,一些流亡了許多的人都落下淚來:“青天大老爺啊,總算碰到肯收留我們的好官了啊,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