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現身鴻蒙引風波 重聚首博斯破天機

“你說的是那天!”金雕拍案而起——“五族都說半年前這廝闖到蘇悉地院來,吃了新明王好大一個下馬威!哎呀!這樣的熱鬧我竟不在!可惜啊!你速速說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青華輕輕地點了點頭,自從越鳥復生,鴻蒙就沒出過九陰宮!五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到半年就“人事幾番新”,可當扈登基的時候他隱身,博斯登基的時候他還隱身,一度引得五族紛紛猜測,甚至說他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好容易露了一回相,他不去南海龍宮看望自己的岳丈,也不去天涯海角找玄武報一劍之仇,天下之大他哪裡不好去,偏偏要往蘇悉地院鑽,如此奇事,讓人如何能不議論?

“不錯,就是那天,不過……那日當扈殿下當日是獨自去見的鴻蒙,連九靈都未曾帶在身邊,‘下馬威’到底有何內情,本座卻實在不知。”

聽說當扈連九靈都支開了,金雕瞬間來了興趣——論才智,當扈遠在鴻蒙之上,可要是論修為,當扈只怕是連鴻蒙三招都接不住就得一命嗚呼!正因如此,青華才在深思熟慮之後留下九靈元聖為她傍身,鴻蒙再不濟也是上古巨妖,說是本領齊天也不為過,當扈初見鴻蒙,居然身邊連一個能打的都不帶?這要不是胸有退萬兵之策,那就只能是尋死了。

“這位明王殿下好大的膽子,可既然如此,那你也不知道那天當扈到底和鴻蒙說了什麼?”

金雕生恨自己錯過了那日光明殿裡天大的熱鬧,原想從青華身上搜刮出點辛秘來,沒成想卻是打錯了主意,心中不禁大以為憾,可青華卻搖了搖頭。

“這……這是又不是,本座的確不知情,可博斯大帝猜了幾分,本座倒是深覺有理,尊者姑且聽之。”

於是青華為金雕詳述當日鴻蒙闖宮之事,其中多有隱情,耐人尋味。

話說那日鴻蒙上光明殿來,說要面見大明明王。一聽見“鴻蒙”這兩個字,佛母佛母頓時怒髮衝冠,光明殿裡方才還一片祥和,轉眼間便黑雲蔽日。

“好你個蚊道人!這廝當年闖宮以越兒性命逼迫老身起兵,如今兵敗垂成將將留得狗命居然還敢來犯!當老身是軟柿子嗎?老身能殺他一次,就能殺他第二次!老身今日倒是要看看,玄鳥肯不肯再救他一次!”

殺女之仇不共戴天,如來肯容鴻蒙活著,可佛母卻無論如何都不能!青華眼看佛母盛怒,不敢相勸,好在當扈及時開口打了個圓場——

“都說背後不能說人,可見是真的,我們才議論起那蚊道人,這廝居然就闖進來了。”

博斯眼明心亮,她見當扈有意緩和事態,便故意露出盛怒之姿,作勢要拂袖而去:“菩薩容稟,天尊容稟。那蚊道人無非蠅營狗苟之輩,他如今得了龍川姑母為妻,算著輩分竟在小王之上,這叫小王如何能忍?難不成還要小王叫他姑父不成?”

當扈就勢攔住了博斯,滿臉都是雲淡風輕:“殿下留步,殿下長在大明明王座下,算起來也好久未見青華大帝了,殿下便陪同青華大帝到處走走吧,這蚊道人就交給小王處置。”

博斯還在故作猶疑,佛母卻已經點頭了——當扈要想坐穩羽族明王大位,就遲早要過鴻蒙這一關,左右伸脖子縮脖子都是一刀,倒不如就此試試這新明王是何成色。

於是當扈孤身而去,不過半柱香的功夫便叫鴻蒙鎩羽而歸,其中種種,按下不表。單說博斯和青華說話,一語道破天機,甚至在戲言中猜透了鴻蒙的宿命。

起初,青華惴惴不安,他生怕鴻蒙窮途末路戕害當扈,可博斯卻說出了一番極其令人信服的話來——鴻蒙沒有窮途末路,更不可能下手戕害當扈,恰恰相反,這一對命中註定的對手今日才算是終於相遇了。

“從前,鴻蒙常常自比大明明王,因此往往自殘形愧,久而舊之便心中生怨,乃至於忿忿不平。可這二仙根本就是雲泥之別,大明明王以身殉道,可鴻蒙呢?他雖然張口閉口都是要為五族討回公道,可他卻從未想過為他口中的“天道公平”犧牲自己哪怕半分!帝君恕罪,小王斗膽說句冒犯的話——鴻蒙不可能被大明明王打敗,因為他心裡只有自己,只怕時至今日,鴻蒙這廝都半點未曾將大明明王的功德放在過心上!依小王愚見,真正能挫敗鴻蒙的,一定是當扈殿下!”

博斯這哪裡是愚見?根本就是大徹大悟一針見血——人若是肯反省,世間又哪來的萬劫不復?越鳥一生為天地三界鞠躬盡瘁,漫天仙佛忙活了萬年都沒能平息的舊債,終究還是她拔得頭籌得了此功。可鴻蒙深恨越鳥,當日在蘇悉地院死裡逃生只會讓他更加彌足深陷,讓他恨天地不明顛倒黑白,恨二道汙穢強扭生死。

金雕聽到此處不禁咋舌:“想不到博斯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識,此言真是一語中的!鴻蒙一向覺得他是因為身世低微所以才受五族冷眼,如今他有了南海這樁姻親,有妻有子有靠山,偏偏當扈卻比他當年還不如,可卻剛封神就炙手可熱人人擁戴,往後只怕他就是再想自怨自艾也難了!”說罷就笑了起來,笑地頗痛快,似是心中一團不忿終於大仇得報似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道是百年種樹,千載填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步伐,此刻鴻蒙不醒,無非機緣未到,來日自有他醒的時候,只是這都是後話了。

“阿彌陀佛,看來‘大難不死,未有後福’,生死禍福,皆在一念之間。”

算著日子,青華立地成佛也有半年了,可金雕卻是頭一次聽見青華念“阿彌陀佛”。阿蘇羅總說青華越來越像越鳥了,事到如今,他也終於明白了——青華手持佛珠唸經的樣子真的很像越鳥,他說得話也很像越鳥會說的話,也許情到深處真的如同一人,一個死了,另外一個就替她活著。

那天,博斯非但是猜透了鴻蒙的心思,更是猜透了鴻蒙闖光明殿的緣由——

“帝君想想,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龍川姑母剛剛有孕,鴻蒙就從九陰宮裡探出頭來了?依我看,這廝今日上光明殿,八成也是被龍川姑母逼得!”

越鳥活著的時候,鴻蒙尚且不敬她,如今她雖生猶死,鴻蒙卻上趕著來看她,若說此事無詐,誰肯相信?

金雕聞言沉吟半晌,心中這才後知後覺,博斯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三界紛紛議論鴻蒙鎩羽光明殿,可卻無人將此事與龍川公主的身孕想到一起——

“我說那廝別處不去,偏要跑到光明殿來呢!博斯公主此言甚是,龍川視越兒如再生父母一般,她一朝翻身做主,定是要逼迫鴻蒙往光明殿問越兒安的!”

九陰宮中的家事,青華不知道,可他知道如今的五族之地,處處都爛的跟篩子一樣。

當扈耳目眾多,博斯神通廣大,九陰宮裡早就被她們埋了不少暗樁,加上從前佛母派去的老人們,鴻蒙昨晚吃了什麼,蘇悉地院第二天準能知道。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此說來,蘇悉地院裡也少不了鴻蒙的內應,大概這就叫一損俱損吧?眾生你不信我,我不信你,就此紛紛陷入不安,誰也不能逃脫。

博斯長在天庭,小時候她常去妙嚴宮,越鳥很疼她,青華大帝更是經常抱著她跟在越鳥身後。可龍總是要長大的,長大了就要面對很多煩人的事情,如今玄武退位,她在四神宮獨當一面,和當年的越鳥一樣位列五妖王,可在青華面前,她卻似乎又成了個小孩子。她挽著青華的胳膊,在光明殿瞎逛,說起童年的趣事,二仙笑成一團——博斯小的時候,有一次偏要騎元聖星,可元聖星是越鳥的坐騎,莫說是博斯,就連青華都沒騎過它。博斯見元聖星不肯,便哭得昏天黑地,後來青華實在受不了,就把九靈變成了元聖星的模樣讓她騎。

天庭總說青華帝君高高在上,冷心冷肺,可在博斯心裡,他是那樣好的一個人,那樣慈眉善目,那樣溫柔可親。博斯與他一同走過光明殿的宮闕,她對青華說,她堅信越鳥有朝一日一定會醒的。

世間的一切都可能在瞬息之間顛倒,如來會料錯,玉帝會晃神,就連因果都可能陰差陽錯,世間唯獨是情不可辜負——佛母思女是情,青華戀妻亦是情,情不可名狀卻無堅不摧,越鳥深愛青華,三界千機變,可愛就是愛,青華既然活著,越鳥就一定會活過來的,相比之下,滿心都是出人頭地的鴻蒙顯得如此無趣且稚嫩。

“小時候大明明王總給我和天淵讀經書,那時候我們聽不懂,大明明王便說聽不懂也不要緊,只要記在心裡就好,以後一定會懂的。現在我已經懂了,天機難測,世事無常,可只要我們堅守本心,棄惡從善,就總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一日。”

在博斯看來,越鳥能起死回生,足見因果從不負一人,可對於青華來說,這卻有些不夠。

“你這孩子,如今也學得刁滑了,盡說瞎話來哄我。你和天淵都大了,妙嚴宮也不再像從前了,本座形單影隻,誰知道越兒什麼時候才會醒來?”

眼看青華傷心,博斯心生悲憫,她一時嘴快,便道:“大帝何必執著?豈不知生死一線間?說不定明日姑母就醒來了,這誰能說得準呢?莫說是你我,只怕就連天下第一聰明人都猜不到!”

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