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平安與小蘋相識,朱守文便知道,她們打得是什麼主意。
“看來我們小安子,是生了憐香惜玉之心。那秦姑娘生的很好看?”
朱守文似笑非笑的看著朱平安。
不過這表情轉瞬即逝,朱守文換做一臉鄭重,“那對姐弟的境遇,本宮早就清楚。不是本宮不願意幫她們,無奈事關重大,又牽扯到鎮南王,就算是皇爺爺,也不願意輕易過問啊……”
朱守文說的是心裡話。
本來他就是極為仁孝之人,秦惜惜姐弟國破家亡,他從內心裡是很同情的。兼之大家都是少年,一般年紀,同樣生於帝王之家,卻有截然不同的際遇,讓他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可從太祖陛下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他都極其慎重對待此事。要不然以太祖的行事,早就發兵南越,捉拿反叛了。
所以說在這件事情上,朱守文並沒有多少發言權。
這是朱平安第二次聽到鎮南王的名號,心道,“這鎮南王很牛逼麼?怎麼人人提到他都很顧忌似的。”
朱平安知道朱守文說的是真話,也沒有再次進言。
沉默了一陣,朱守文又開口道,“等一等吧。小安子,本宮答應你,日後總會給她姐弟二人一個說法。就算不能幫秦氏復國,總要保她們一世周全。”
朱平安明白,朱守文口中的“日後”,便是他正式登基,成為一國之主的時候。那時候他親掌大權,才有勝算。
君無戲言,今日朱守文當著自己的面答應,那便是對自己的承諾了。念及此,朱平安也有些感動。
可是想到朱守文就算登基,後面還有無數的麻煩事等著他,未必就能將皇位坐穩了,朱平安不禁有些頭痛。
朝中有劉汝長這些人結黨營私,把持朝政;地方上如李天綱等封疆大吏懷有異心,蠢蠢欲動;還有那些藩王們,個個暗蓄意圖,覬覦大位。
就算自己修到先天,總不能拿著一把劍,將這些人全部斬了吧。
朱平安明白,這些勢力盤根錯節,利益糾纏,就算是把那些禍首除掉,只怕也不會樹倒猢猻散,反而會因為沒了約束,導致天下大亂。
“看來這些事還是急不得,本侯爺須得徐徐圖之。”
朱平安心裡的這些念頭一閃而過,隨即便充滿了自信,“你們牛逼又怎麼樣?遲早有一天,本侯要將你們統統捉回來,給本侯爺唱小曲聽。唱得好,一錠銀子;唱得不好,一頓鞭子……”
君臣二人也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聊了會兒閒話,朱平安便告退出宮。
……
回到府中,安樂公正在府中見客。
朱平安本來不想湊這個熱鬧,那些客人見到他,卻立馬跪了下來,對朱平安行了大禮。
這時朱平安才瞧見,領頭的是京都府黃大人,身後都是些二十來歲的年輕官員。
朱平安頓時明白,這都是被他從鬼門關中硬拉回來的那些人。
“諸位大人怎能如此大禮,不是折殺了本侯爺?”
朱平安笑著,將他們一一請起來。
幾人千恩萬謝,拜謝朱平安的救命之恩。
客氣一番,朱平安又說了些應景之話,打趣了黃軒幾句,便著來福送他們出府,自己卻將他們的名字一一都記下。
朱平安知道,這些人將來定然有用得著的地方。
不過此時卻不能與他們走的太近,歷朝歷代,勳戚結交大臣,都是極為犯忌之事。朱平安自己倒是不怕,卻恐節外生枝,於那些官員又生出什麼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