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儲之爭一直是後宮中的第二個主題。
華陽的皇位傳承,首先是傳嫡傳長,然後才是皇帝欽定。
所以皇兄一出生,便理所應當的登上了太子之位。
但父皇並不喜歡皇后,甚至可以說是厭惡她,所以在眾人眼中,皇兄也就成了一個可以隨時被拉下來的物件。
也因此,后妃和皇子格外忌憚我,他們害怕父皇會因為母妃的關係,將皇位交到我手裡。
但這些人也不想想,皇兄居太子之位七年,父皇明明有無數機會,隨意指幾樣皇后的錯處,把她和皇兄遠遠踢開。
這是他常用的手段,但在這件事情上面,足足七年,他卻都沒有選擇這樣做。
父皇自登基第十六年開始,做事只隨心動,唯獨對皇后,不論父皇有多厭惡她,卻都沒有動過分毫。
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但朝堂和後宮之中卻都以為,父皇只是暫時懶得在儲君事上下工夫。
我笑他們天真,但自己也很擔心,會被推上那個被萬劍緊逼的位置。
……
父皇其實並不是真心疼愛我,只是因為寵愛母妃,才讓我在這規矩嚴森的深宮有了頑劣的機會。
關於這一點,我心裡明白,後宮眾人,也很明白。
所以一直以來,給我使絆子的宮妃、皇子不在少數。
從低階的美人、嬪妃,到高階的貴妃、皇子,每一個都視我和母妃為眼中釘肉中刺。
卻除了那不受寵的皇后和太子。
……
終於,到了那一次……
父皇登位第十八年,江南突遭水患。
照理來說,這種事情撥款賑災,派個大臣過去也就是了,何況父皇那時也早不將朝政放在心上。
可是沒想到,一向只愛在宮內逍遙享樂的父皇卻突然決定藉著視察災情的由頭,到江南那一塊去微服私訪。
朝中震驚。
江南正值洪水肆意,所有人為避災禍都爭相北上,一國之君卻做出如此舉動,倒令朝中大臣憂慮不已,卻無一人敢出言阻攔。
母妃作為最得寵的妃子自然是要跟著去的,不過我那時年不過兩歲,雖然聰敏,對於父皇來說卻依舊是個累贅。
所以那年父皇盛大的出行,帶走了後宮大半宮人,卻將我留在了皇城之中。
對於後宮眾人來說,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父皇此去,沒個三五月決計回不了宮,而我作為一個不過兩歲的孩童,突然病死也很正常。
我那時對後宮裡的人雖有懼意,但總是因為母妃的威名從來不曾防備過。
就這些不受寵的小螞蟻,難不成還敢對我怎麼樣?母妃回來,她們還不是得嬉皮笑臉的陪著。
我依舊在後宮之中放肆的過著,欺負年長的皇子,指使膽小的公主,卻不曾想,不過三五日,一切便悄然驚變……
我到現在都記得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