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經濟戰爭

在歐洲之外,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扶桑。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裡,透過進行大規模的重建,扶桑的經濟有所好轉,連續幾年實現了正增長,基本上擺脫了萎縮的泥潭,但是在《減稅法案》的衝擊下,扶桑的發展勢頭頓時煙消雲散。

其實,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在華夏崛起之前,扶桑一直是全球第二大製造業國家,僅次於花旗,製造業規模還在日耳曼之上。此外,扶桑曾經數十年霸佔著全球第二經濟強國的地位,還是全球最依賴貿易的國家。因為國土狹窄,資源貧瘠,所以在二戰後,扶桑走的就是產業立國的道路,經濟支柱就是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加工貿易。雖然隨著華夏崛起,扶桑不再是第二經濟強國,在製造業領域也受到嚴重衝擊,像在家電、電子、船舶、汽車等領域均受到了華夏企業的挑戰,但是在根本上,扶桑在高階製造業領域受到的威脅並不大,至少算不上致命。道理很簡單,華夏在高階製造業領域的競爭力遠沒有達到可以對扶桑構成致命威脅的程度,最多隻是搶佔一些市場份額。

來自花旗的競爭,那就不一樣了。

即便在最強盛的時候,扶桑在高階製造業領域也不是花旗的對手,甚至連跟花旗競爭的資格都沒有。比如扶桑至今沒有生產大型客機的能力,無法制造計算機晶片,沒有像樣的軍火工業。

那麼,在花旗開始加強本國製造業,特別是高階製造業的競爭力的時候,扶桑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去年,在花旗經濟實現百分之三的增長時,扶桑經濟是負增長百分之一點五。

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已經執政三年的山口友雄在去年年底宣佈辭職,並且解散了議會,提前舉行大選。按照最新民意調查,新右翼集團的幾個政黨很可能在大選中獲得多數席位,而最有可能擔任首相的是這些年一直鼓吹“扶桑自決”的大村文睦。要是讓這個傢伙住進了首相府,恐怕華夏與扶桑的關係又要出問題了。

此外,扶桑的政黨也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派別,即以山口友雄為首的新左翼,以及由大村文睦為代表的新右翼。這兩個派別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即都主張實現自決,只不過在採用的方式方法上完全相反。新左翼的政治主張改善跟周邊國家,特別是華夏的關係,透過與華夏在經濟層面上進行跟廣泛深入的合作,實現經濟強國,再以此為基礎,逐步擺脫花旗的束縛。新右翼則主張一步到位,即充分利用華夏與花旗的矛盾,利用對扶桑相對有利的國際環境,首先在政治上實現自決,為此就需要擁有獲得相應資本,比如一支足夠強大、不用藉助外來援助就能確保本國安全的軍事力量。說得簡單一點,新左派主張先富國,而新右派主張先強軍。

在兩個派別的鬥爭當中,扶桑國內民意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無法彌補的裂痕。

山口友雄宣佈辭職之後,就有支持者在首相府外面自焚,也有支持者在皇宮外面向天皇請願。在另外一面,新右翼集團的眾多支持者卻在彈冠相慶,甚至有人提出把山口友雄送上法庭,理由是在衝突中,山口友雄有叛國行為。

扶桑亂象,在本質上就是經濟出了問題。

因為看不到希望,所以新左翼主張的經濟戰略根本行不通,也才給新右翼提供了表演的舞臺。

扶桑經濟出的問題,其實就是在高階製造業領域逐漸喪失競爭力。

顯然,正是拜《減稅法案》所賜。

相對而言,像澳國、楓葉國這類國土廣袤、資源豐富、人口又不是很多的國家,受到的影響反而要小一些。說白了,就算沒有利潤豐厚的高階製造業,這些國家也能依靠自然資源過得舒服滋潤。

有趣的是,在主要發達國家一片哀號的情況下,以石油為主的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卻在暴漲。

只是去年,原油的市場價格就上漲了百分之四十,年均價格達到每桶八十五綠幣。

經濟學家給出的理由是,花旗經濟強勁復甦,特別是製造業的快速增長,對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大幅度提升,而且花旗的國內消費市場也出現暴增行情,只是民用消費就上漲了百分之十五。與此同時,華夏因為擴大戰略儲備規模,進口原油一直在增加,對國際原油價格產生了拉動效應。

這是事實,沒人能反駁。

問題是,這是原油價格暴漲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