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嫗看到公主進門忙著見禮,又忙著擺放凳幾,竟然沒有認出跟在公主後面就是前天解救祖孫的恩公。
楊玉環提醒道:“祖母,這位是恩公,就是前天晚上救了我們的人。”
老嫗這才鄭重向郭禮行過大禮。眾人落座,公主上座,郭禮在下,老嫗沏好一壺茶水。老嫗站著照顧貴客,萬安公主開口吩咐方才坐下在下首陪著,
萬安端起茶抿了一口,茶水苦澀。
“孩子的爹孃呢?”郭禮問到。如今太平盛世,孩子的爹孃應該都在。
“孩子父母在蜀中為官,兒子讓孫女過來陪老身幾日,險些落入賊人之手,若不是恩公搭救恐怕還連累到玉環這個孩子。”說完,老嫗又拜。
郭禮趕快阻止道:“不用放在心上,本是在下職責所在。”
“公主,恩公,若奴家有什麼言語犯諱的地方,還請寬恕一二。”
郭禮忽然想起曾經聽到的一件關於避諱的事情。
“說起避諱來,還有一件坊間傳聞的趣事。本朝有個丞相,本名姚元崇,去歲仙逝作古。這位大人非常喜歡讀史書,以史為鏡以史為鑑。唯獨不讀陳壽撰寫的《三國志》。”
公主並未言語,等待下文。
“老奴聽過老丞相是姚崇臨死之前的一段趣事,怎麼恩公稱呼老丞相為姚元崇?”
“姚元崇是開元以前的名字,自從當今皇上改元為開元之後,姚元崇為了避諱,就把名字中間的元給隱去了。”郭禮解釋完老婦的迷惑之處繼續道,“晉朝有先祖司馬懿,在三國時期是大將軍,姚元崇的先父姚懿,正好和司馬懿名諱犯衝。”
“以訛傳訛罷了,陳壽稱司馬懿為晉宣帝”,公主淡淡道。
郭禮也是道聽途說,經公主一說好像是這麼個理。
“姚丞相很厲害,聽說臨死之前還留了一計。”老嫗道。
“還有這等事情?”郭禮沒有聽過,郭禮聽過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典故。諸葛亮臨死之前,遺言交待秘不發喪。諸葛亮死了之後,蜀國退兵,司馬懿果然追至。蜀國推出諸葛亮,司馬懿看到諸葛亮還活著,趕忙退兵。沒料想看到的只是諸葛亮的遺體。
老嫗繼續講。
姚崇臨死時囑咐兒子:“我死之後,張說出於禮節,一定會來弔唁。你們可將我收藏的珍寶器皿全部陳列出來,他最喜愛這類東西。如果他看都不看,那你們就會有危險了;如果他看了,你們就將他喜歡的送給他,並請他為我撰寫神道碑。你們得到碑文後,馬上謄寫,呈報皇帝后立即雕刻。張說一定會後悔,必會索回碑文,你們就告訴他已經呈報皇帝。
姚崇死後,張說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樣,為他寫了碑文,給他很高的評價,但隨即後悔派人索回,說是需要修改。姚崇之子告訴來人,碑文已透過皇帝審閱。
張說知道後,懊悔的道:“死去的姚崇還能算計活著的張說,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他。
聽老嫗講完,郭禮問到:“張說是當今丞相?”
“如今朝中三位丞相,張說以兵部尚書入相中書省,源乾曜前年以侍中擔任門下省左丞相,還有陳嘉嵩掌管尚書省。大唐採用隋制,三省相互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