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莫非您想學習秦國當年那套士卒公爵制?”
魏嗣回著:
“也不能說全是,因為我們魏國本來就有自己的魏武卒制度,不過魏武雖然選拔條件苛刻,但是俸祿卻太高了,嚴重製約了我們魏國的財政,而且現在的魏武卒裡面貪圖享樂,戰鬥力早已經不如從前了,所以寡人才想試著另外培養一套有軍功制的軍隊出來,讓其與魏武卒競爭,只有這樣軍隊戰鬥力才會更加強大!”
公孫衍表現出了一絲憂慮:
“大王,您若是這樣的話,確實能提高魏武卒戰鬥力,可是也會導致兩軍相爭,最後可能會釀成無法預料的後果啊?”
魏嗣態度很是堅定:
“我知道公孫相國您擔憂的,但是寡人覺得這是可行的,而且寡人自有辦法解決這矛盾的。”
公孫衍見魏王似乎已經決定了,也不好阻攔,畢竟自己領兵也早已感覺到如今魏武卒戰鬥力的低下,而魏王有心去改變自然也是最好的了,然後不再關心此事,而是問著:
“大王,您這次伐宋,想派誰領軍去呢?”
魏嗣直接說著:
“翟章,畢竟翟章將軍比較穩重,不輕浮,能壓得住那些新人,這次宋國遭我們四國圍攻肯定是必敗的!”
公孫衍點了下頭:
“還是大王您考慮的周到,那公孫衍就放心去替大王您做好河東等地防禦秦國之事了!”
一個月後,四國軍隊 開始從三面討伐起了宋國。
宋王偃自然也收到了諸國前來討伐自己的訊息,瞬間有些驚慌不已,一時在自己大殿中望著群臣,變得不知所措了。
而在群臣中有一名叫做惠盎的臣子這時走了出來,對著宋王偃說道:
“大王,現在諸侯四國前來討伐我們宋國其實是各有目的!”
宋王把眼光放到了惠盎身上:
“惠大夫,那你說說它們都有什麼目的?”
惠盎繼續說著:
“楚國,這次定然是看上我們宋國的陶地了,不過就算他想要,恐怕也不一定能得到,而韓國這次伐我宋國目的,肯定就是其韓王,為了不久前割地於秦之事,轉移國內矛盾而已!”
宋王好奇的問著惠盎:
“惠大夫,您為何說楚國得不到我們宋國陶地呢?“
惠盎說道:
“大王您想想,陶地現在是位於我們宋國與衛國、齊國、魏國四國相鄰的地方,而與楚地相離甚遠,而且陶地又是各國對我們宋國最為垂憐的一塊地了,趙、魏兩國會捨得把陶地這塊肥肉讓給楚國嗎?”
宋王點了下頭:
“也是!”
惠盎又繼續說道:
“這趙國這次出兵目的就像臣剛說的,應該為了我們宋國的陶地而來,而這次力主伐我們宋的魏國,表面雖然是想要覆上次觀澤之仇,但其目的恐怕也是為了我們宋國睢水上游的土地以及陶地,所以我們宋國想要避免這次危及,就得趕緊找人去勸說這些領兵而來的各國將領,以陶地無法分割為由,然後拿出國庫全部的金銀細軟、或是割讓部分領土賄賂各國,以勸其退兵,免得遭受亡國之禍啊!”
宋王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表情:
“可是,現在我們宋國,還能有人擔當此大任去做說客嗎?”
惠盎回著:
“臣願意為大王您前往各國將領處遊說!”
宋王一喜:
“好,那就這樣辦了,惠大夫,我們這次宋國可都得指望你了!”
魏嗣自然在魏宮中也第一時間從翟章那收到了宋國要講和的條件,無非便是以金銀細軟,再加上還回觀澤之戰時宋國佔領的魏國兩城土地了。
魏嗣哪會貪圖這些小利答應宋國呢,便提出了不僅要金銀細軟和之前被宋佔領的魏國兩座城池,而且還要宋國的陶地,加上睢水上游的十座城池。
宋王見到各國對自己宋國這個膏腴小國,居然都已經開始獅子大開口了,若同意各國條件,那宋國以後不就只剩下一塊國都商丘了嗎?自然是無法答應各國要求,只得緊急備戰,向東求援齊國,以圖宋國能夠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