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嗣、梓漣、蘇秦三人這時正站在馬陵道一側的山崖上一起遙望著下面狹隘的馬陵道。
只聽魏嗣詢問著蘇秦:
“季子,你覺得這馬陵道這次還能替我們魏國阻擋的了三國聯軍嗎?”
蘇秦搖了搖頭:
“不可能了,齊王上次已經在此中過一次計了,而且還有當年龐涓將軍戰死在此地的教訓,所以齊國這次不可能再犯同樣錯了。”
魏嗣又問:
“那季子你覺得這次該如何阻擋三國軍隊呢?”
蘇秦向北指了指,又向西指了指:
“這次齊國受了楚國之慫恿,強逼魯、宋,再次來進犯我魏國,無非是楚國想要復仇於秦國了,所以大王您這次正好可以叫上趙國、韓國、秦國,三國來支援我們魏國,共同對付齊、魯、宋三國,其實也可以試試大王您一直主張的三晉同盟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了!”
魏嗣很是滿意點了點頭:
“季子你這主意妙,寡人正好可以試試這三國是何態度。”
於是魏嗣趕緊命人給趙、韓、秦各下了封求援國書送了過去。
趙國邯鄲。
趙君雍收到魏國求援書後,迅速召集了肥義、公子成、趙豹、李兌四人前來商議了起來。
只聽肥義說道:
“君上,不久前,魏王親自帶兵來救援過我們邯鄲,這次齊、魯、宋國三國再次進犯魏國,按道義,我們趙國不可不幫啊!”
公子成馬上說了句:
“魏國確實剛剛救過我們邯鄲,可是以魏國現在實力對付齊、魯、宋三國聯軍完全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讓我們趙國出兵去援魏,完全是多此一舉!”
李兌也說道:
“是啊,楚王才剛剛給君上您送來十車珠玉和百名楚女,向您示以道歉,而這次齊國伐魏,明顯也是受楚之情的,所以臣也覺得不援魏才是最合適的,不然再次得罪了齊國和楚國,我們趙國將得不償失啊!”
趙雍把眼光轉到了趙豹身上:
“不知相邦您怎麼看呢?”
趙豹偷看了下肥義臉色,又看了看公子成和李兌,然後回著趙君:
“君上,這乃一兩難之事,魏國對於我們趙有大恩,若援魏,可能就得得罪楚、齊兩國了,我們邯鄲才剛經歷過戰亂,百廢待興,已經不能再與齊國年年這樣打下去了,不援魏,那……!”
趙雍一句:
“不用說了!”
打斷了趙豹話語。
韓都新鄭。
韓王這時又病倒了,已經無法再處理國事了,所以一切都交給了太子韓倉代為理政了。
韓倉收到魏國求援書後,也是叫來公仲侈、公叔嬰倆重臣商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