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繼續說道:
“秦軍這次從趙國返回秦國還有近八萬軍隊,回國路上,是必須要經過我們大魏國境的,所以臣覺得放秦國這八萬軍隊回去,等於有些放虎歸山之意,所以我們可以想辦法除掉這八萬軍隊!”
“而這次會盟的六國之中,並無韓國,而韓國與秦國素來有仇,所以臣覺得大王您可借韓國除掉秦國這八萬之師,相信韓國也一定會十分樂意的。”
魏嗣一聽,有些驚喜了。
“蘇季子,還是你高明,居然會想到這一招,寡人其實也不想放秦國這八萬軍隊回去,只是沒有好的辦法而已!”
然後還是有些擔憂。
“韓國真的能除掉秦國這八萬之師嗎?”
蘇秦答著:
“當然可以了,秦軍回師,無非走兩條路 一條是野王,安邑,過河西,另一條就是在過周王畿,走崤函道,我們只要想辦法讓這次秦軍走崤函道,那時候讓韓軍在此伏兵阻擊,那這八萬秦軍難道還能活著回去秦國嗎?”
“而且當年秦穆公的軍隊也是因為在崤函道受到了晉軍的阻擊,才會兵敗的啊。”
魏嗣大喜。
“好,那就這樣辦,此事就交給季子你了。”
魏國野王。
這日,秦國大軍來到了野王關,正要過關,結果被魏軍攔住了。
秦軍主將司馬錯便詢問魏軍將領:
“你們魏王不是已經下令,允許我們秦軍過關了嗎?你們為何還在吃阻攔?”
魏軍將領回著:
“我們不是阻攔將軍您,實在是野王西面的道路現在已經無法行走了,不然我們也不會攔著貴國軍隊的。”
司馬錯好奇。
“不知西面道路現在發生什麼事了呢?”
魏軍將領說道:
“因為連日的山洪,導致去往安邑的道路已經被泥石流阻斷了,我們現在收到命令,為了貴國的安全,所以才再次勸阻的。”
司馬錯:
“既然路被堵了,我們不從這裡回去,還能從哪回去呢?”
魯君被魏王驚嚇了一番後,回到魯國去了,只留下孟子一人在齧桑了。
趙國邯鄲。
趙君此刻在宮中再次與肥義、公子成商議了起來。
只聽公子成說著:
“這場戰爭已經打了一年之久,我趙國在這場戰爭中也已經兵匱糧絕了,而秦王已經數番修書,表達了要撤軍之意,再這樣打下去,我趙國得亡國了啊!”
趙雍不禁也嘆了口氣。
“寡人又何嘗不想止戰呢?可是齊、中山能放過我趙國嗎?楚國更不可能就這樣輕易撤軍的!”
肥義走了過來。
“依現在局勢,唯一辦法就是,國君您不如親自去一趟大梁,看能否求得魏國和韓國的援助吧,不然我們趙國真得如趙成大人所言的那般了。”
趙君面色顯得十分難堪。
“難道我趙國真的只有去大梁求全這一條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