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我正在替您思考,從韓王那截住九鼎後,該把他送往何處去呢?”
魏嗣笑了起來:
“季子你還用想嗎?除了送回洛邑,還能送去哪?”
蘇秦向東南指了指:
“宋國乃殷商之後,而宋國彭城又是當年大禹治水最艱難的地方,這九鼎當年正是大禹為了治水而鑄,我們不如到時候把九鼎送往宋國去,讓宋君把其安放在現在水患甚重的彭城,想必諸侯定然是沒人會反對的!”
魏嗣便問:
“季子你想出把九鼎送往彭城,那對我們魏國又有何益呢?”
蘇秦答著:
“其一好處便是,大王您可以親自運送九鼎去彭城,可以讓天下百姓都知道大王您的無私和恩德的,其二便是,這宋國本就是我們魏國砧板上的一塊肉,放到宋國,遲早不還是屬於我們大魏的嗎?其三,置九鼎於宋國彭城,想必天子肯定不會反對,而諸侯各國也樂見其成,尤其是齊、楚,畢竟宋國彭城可是齊楚早已經垂漣三尺之地了,這樣也可以讓齊楚以後去為了彭城、為了九鼎,而爭個你死我活,這不是正符合大王您一統天下之大策嗎?”
魏嗣點了下頭:
“季子,你這計策果然不錯,那就照你說的去做吧,但是待會攔住韓王后,又如何勸說它呢?”
季子回著:
“大王,您放心,此時包在季子身上,您一旁觀看就是!”
洛水入河口,這時一連九艘巨大船隻,每艘船隻中間都載著一座不同形狀巨鼎,緩緩進入了大河之中。
而第一艘船隻的船頭上此時正站著一個穿戴者冠冕,滿臉笑意的男子。
此人正是剛剛從周王畿運出九鼎,準備把其運回自己國都新鄭的韓國新君韓倉了。
這時韓倉突然發現不遠處的河道中間似乎有幾隻攔道的小船,便質問一旁一位官員:
“怎麼回事?這不是已經回到了我們自己國家了嗎?前面那幾艘小船是怎麼回事?”
官員答著:
“啟稟大王,那些小船應該是魏國的漁民船隻,畢竟這河道乃是我們韓魏兩國共享的,臣讓人去把它們驅趕走就得了!”
韓王此時很是興奮又心急:
“那趕緊讓人去趕走、趕走啊,別讓他們擋了本王運九鼎的道了!”
可是當韓國士兵把這些船隻驅趕走後,韓王船隻剛行了一會,這些船隻又出現在了韓王面前不遠處。
這時韓王生氣了,指責起了這官員:
“你這個廢物,寡人讓你去派人驅趕前方攔道船隻,為何現在這些船隻又回來了?”
這官員跪在了船上:
“大王……大王,因為這是魏國漁民,出於韓魏友誼,我們也不敢對它們太過分,臣也沒想到它們居然又回來了!”
韓王馬上說了句:
“現在到了寡人運鼎最關鍵的地帶了,管他什麼魏國漁民,讓人直接去殺了……殺了,若有什麼後事,寡人自會向魏王去國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