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神州江南宣城郡,巳時時分太陽已經高高掛起,一個身穿明光鎧、腰胯橫刀,雙目有神、大有儒將風範的將軍騎著高頭大馬進入城內,在其身後還跟著數十名兵士,也都騎著馬。
他左右看看已然發現不對,城內許多地方都有大火焚燒的痕跡,大量百姓正在整修這些建築物,一些失去房屋的百姓麻木的坐在路邊,即便是看到這個大將軍也毫無反應。
將軍眉頭皺起對身旁的一名士兵吩咐道。
“你去問問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名兵士應了一聲驅動馬匹向那些百姓跑去,將軍則繼續騎著高頭大馬前進。
此人名叫朱忠孝,是大吳國皇帝親封的驃騎大將軍,數月前領皇命帶兵前往東南討伐敵國,如今得勝而歸領兵還朝正好路過此地。
“這城中各處損毀如此嚴重,若說是生了火災也不可能集中爆發,倒是像人為縱火,程先生覺得呢?”
朱忠孝向身旁的謀士尋求意見。
“應該是,不過如此大規模縱火可不是一般人敢幹的,看來這裡出了不小的問題,還需去找本地刺史問個明白。”
程先生名叫程文宗,是將軍的謀士同時也是一位儒學大師,身穿黑色衣服、留著長長的鬍鬚顯得和藹可親。
“嗯,本帥也是這麼想的。”
說完二人不再言語繼續向前走,不久先前那名士兵也回來了。
“打聽的怎麼樣了?”
朱忠孝開口詢問,那名兵士坐在馬上雙手抱拳行了個禮。
“回大將軍,前幾天有一夥亂民在城中肆虐,到處燒殺搶掠這才造成如今的景象。”
“亂民?此地怎麼會有亂民?”
“那些百姓也不太清楚,據說那一天晚上突然出現而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具體情況只有去問本地刺史大人。”
刺史府距離他們的位置並不算遠,一會功夫就到了,此時祝梁雍祝大人正帶著衙役站在刺史府前,一見朱大將軍到達臉上立刻堆滿笑意迎了上去,雙手作揖問候。
“大將軍大駕光臨真是讓本地蓬蓽生輝,本官榮幸之至啊。”
“哪裡哪裡!刺史大人說笑了,我一介粗人能讓刺史大人出門迎接實在是愧不敢當。”
“客氣客氣,還是先進府吧!”
祝梁雍側過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朱忠孝也不推辭,二人一路上有說有笑並排走進刺史府。程文宗則跟在他們身後幾步遠,而後面那數十名騎兵也被府中的家奴引導著前往後院休息。
“不知這位是?”
祝刺史發現了一身儒生打扮的程文宗。
“在下的幕僚,程文宗程先生,乃是錢塘有名的儒學大師,這次遠征東南恰好遇到他便收為己用。”
“原來是程先生!”
祝梁雍立刻抱拳問候,對方也是如此,儒生在中土世界地位很高,更何況對方也有一定的名聲,所以就算是刺史也不敢怠慢。不過程文宗畢竟不是主角,對話很快又回到祝刺史和朱將軍之間。
“大將軍此次征討敵國大勝真是可喜可賀,想必此次回京面聖必然可以加官進爵啊!”
祝梁雍一臉羨慕,這是他一直夢寐以求的事,可惜身為文官根本沒有徵戰沙場的機會,自然不可能靠著軍功加官進爵。
“啊!這一切還是因為聖上洪福齊天,大軍順應天命才能所向披靡。”
朱忠孝也是個聰明人,並沒有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反而盡數推給皇帝。當然這也是歷朝歷代所有文官武將的通用套路,凡是有大功勞一切根源都是皇帝洪福齊天,而他們自己只是順應天命。
“不過本官有些好奇,將軍征討東南班師回朝,按理說應該走運河最為便捷,怎麼反而跑到本郡,這豈不是繞了個遠路!”
祝梁雍客氣完以後開始詢問這個問題,他在接到驛站傳來的公文時就覺得非常奇怪,可惜公文並沒有說清楚原因。
朱大將軍在聽到他的詢問後變得嚴肅起來,開口說道。
“大軍本來確實是打算沿運河返回金陵,不過運河河段突然降雨暴增,衝破河堤無法通行這才不得已改為陸路。”
“原來如此。”
祝梁雍點點頭,不過對方很快又說出一個原因。
“其實即便改為陸路本來也不會經過貴郡,只是在下存了一個私心所以稍稍修改了路線。”
“私心?”祝梁雍十分好奇,什麼樣的私心會讓這位大將軍做出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