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六章 執著

“量變產生質變”,雖然這個結論仍無法作為宇宙的統一理論,但足以解釋在“不可逾越”鐵律影響下形成的認知現象。

換言之,它足以解釋以我們為視點的認知領域所發生的絕大多數事件。

比如“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比如人類行為習慣的形成。

又比如……特定程式的形成。

倘若將程式的執行簡單理解成為程式碼與程式碼之間的協調作用,便足以解釋眼下“它”作為自我的形成過程。

它一開始並不是“它”,嚴格來說,在它真正成為“它”,即形成一個特定意識之前,它只是一團不定形的組織團。

它並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在形成“我”這個概念之前,它一直靠著本能驅使著這些組織團。

它的本能就跟絕大多數生物的本能一樣——渴望生存。

在這種本能的驅動下,它開始吞噬掉遇到的所有能賦予身體營養的物質。

就這麼突然之間,彷彿是達到了某個臨界點,由“吞噬”這個動作產生的“量變”,導致了某個無法逆轉的“質變”發生了。

“它”出現了。

它有了記憶,有了意識,它學會了簡單的思考。

組成它身體的組織團雖然是不定形的,但一定遵循著某種規律,在這種規律的控制下,透過汲取外界營養誘發的一連串如同程式碼一般的生物特性形成,緊接著那些生物特性再透過一系列無法解釋的化學反應,引發了一重重“質變”,最終形成了一個“終極質變”。

也就是“它”的生成。

有了思考能力後,它對於自己“誕生”之前所發生的事能有一個大概的推理。

比方說,它是從不遠處那些一種與它目前腳下完全不同的介質出來的。

“液體……”

它的腦海中下意識冒出了一個詞彙,以一種極其自然的感知手段被它的潛意識接受。

又比方說,它正在攝食的這些營養物。

“屍體……”

它也是這麼形容這些營養物,它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冒出這些詞彙,但它很認可這些詞彙。

就像……本來就是它的東西一般。

“吃……更多……知道……更多……”

它還無法有太強的思考和語言組織能力,但它明白,若是繼續吞噬和地上這些類似的營養物,自己就能進一步“長大”。

它知道“長大”這個詞有很多意思。

於是,它就繼續吞噬了。

儘管,它並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吞噬的。

當它順著本能思維,將地上能見到的所有營養物吞噬完畢後,它長出了“眼睛”。

它是這麼稱呼這個新長出的器官“器官”這個詞也是它想出來的),因為這個新器官讓自己得以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觀察周圍的環境。

這種方式很特殊,它將先前的觀察方式稱之為“黑暗中的觸控”,而這種方式則被它稱作“光明”。

總之,在這種觀察方式下,它的認知能力大大提升了,這也讓它知道了自己是從一個泛著翠綠色粒子的湖泊中出來的——宛若走向陸地的史前動物。

它就是這麼一隻動物,帶著大量等待被挖掘的原始基因,不斷地尋找著讓這些基因躁動的因素,然後讓它們重構組合,形成一個全新的自己。

當然……從生物學來說,這並不是一般指定物種層面的“進化”。

總之,有了新視覺,它找到了一個通往外界的出口,於是順著出口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場所。

這裡比起裡面要更加寬敞,同時這裡也出現著很多很有意思的營養物。

一些營養物跟之前在湖水周圍一樣,以屍體的形式躺倒在地上,但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