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他們了,接回來的兩個曾經第一眼看著覺得寒磣得很,真真是覺得比不上老大媳婦接來的,更別說顏姐兒他們,誰知道處下來發現小家氣是小家子氣也見不得人一樣,但也有自己的優點。
哥兒認真寫字讀書,很認真,年紀不大讀書很久了,知道的時候她很吃驚,還以為以老妹妹那狀況沒讀書習字呢。
當然這是笑話不可能,只是這小子太認真每天認真得很,不管是在哪裡,讀書習字一開始是她那老妹妹教的,後來上了學堂,有先生教,如今沒有先生也天天都讀書。
也不要求什麼,知道自己在哪裡,不奢求,俗話說寄居嘛,她瞭解,自己一個人默默繼續讀書習字,哪怕沒人教。
不是她關心還不知道,一個個都可憐也說起好話,她也不能免俗的心疼了。
老大媳婦接來的哥兒都比不了,再好也比不上,府裡的哥兒當年也比不上,除了禛哥兒幾人。
她很欣慰。
她知道就開始打定主意讓哥兒去上學,只是去哪裡上學,亦或請先生到府裡教,想過還是覺得去學堂好。
也問過哥兒姐兒,也是這意思,禛哥兒穎哥兒他們上學的地方,反正哥兒叫她表姨婆。
讓人和老四說了,讓他來安排。
把事情給他,老四說會交待人去,她希望快點,早點辦妥這件事,不想耽誤了這孩子,這孩子天天一個人的,大房那個哥兒大了不像他還要好好學。
她也和這孩子提了,兩個孩子都知道,一聽馬上說不用,客氣也不好意思,還說在守孝,守孝就不能學了?
天天關在府裡,一個人學,還是請先生?其實也沒什麼,她說她定了讓他去,他們一起跪著感謝。
被她讓人扶了起來,哪裡需要這樣他們這樣感謝,不需要,不過。
知道感恩,看著就重感情。
這樣很好,她喜歡這樣的孩子。
要是他像禛哥兒一樣,也走到禛哥兒那一步她就不用操心了,到時候中了狀元什麼的,什麼都有。
有出息得很,不久前她還擔著心,怕這兩個孩子依靠不多,還想了不少,覺得自己幫不了太多。
以後如何是好?想著怎麼教他們呢,不想他們自己早有自己的路,只需要繼續下去就行,少了很多麻煩。
老妹妹也是自己過得不好,自己學聰明瞭,知道不能讓孫子孫女也這樣下去,加上兒子的死,還有兒子也沒用。
沒有教好,讓家裡衰落下來,要是兒子好點也不會這樣,就讓孫子孫女好好學。
規劃了未來。
這不是她想的,她也問過老妹妹身邊的馬婆子。
老大媳婦表妹的一兒一女前途看著都有點比不上,女孩子可以嫁人嫁好點,可她搖頭,只有認真讀書習字,好好的學才能夠越過越好,她活到這個年紀,太明白了。
以後才能科舉,且以哥兒的處境,也只有走科舉,才行。
老大媳婦表妹兩個孩子處境其實相差不大的。
截然不同的態度也決定以後。
多讀書習字真是好事,可以改變命運,尤其是沒有依靠的人,她問過哥兒是想以後科舉,哥兒回答了。
他也知道科舉好。
說他一定要像穎哥兒一樣。
這小子還和她說,她聽人說過,這樣才能保護姐姐,他也答應過祖母,她這老妹妹還是教得好,果然是老妹妹教的,還和她說不想丟紀府的臉,呵呵,她想笑,一個人內裡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品性還有想法,可能沒見過世面小家子氣上不了檯面,不夠八面玲瓏,但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