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加入愛樂樂團的樂手,都是國內最頂尖的樂手,這點毋庸置疑。
無論在任何一個行業內做到頂尖水平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傲氣,尤其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
作為行業鄙視鏈最頂端的樂團,愛樂樂團平時是不怎麼和外界音樂組織或個人合作的。
除卻世界各地的巡演,在各種重大節日、慶典、晚會上表演之外,樂團只和很少的大師有過單獨的合作。
而那些大師,也無一例外,都是世界級的歌唱家,演奏家,指揮家。
僅有的兩次和一支老牌搖滾樂隊的合作,已經是樂團少有的出格舉動了。
至於流行歌手,樂團一次都沒有合作過。
圈內好像有預設的規則,樂團和流行樂沾邊,就是自降逼格,是件很o的事兒。
但這次愛樂樂團卻偏偏和張嶸合作了。
如果張嶸算是流行歌手的話,那麼這次就是樂團第一次和流行歌手合作。
不過愛樂樂團並不這麼看。
在他們平日裡和張嶸交流的時候,稱呼都是張嶸老師。
張嶸一開始以為對方是在客氣,還表示可以直呼自己的名字。
可樂團眾人卻並沒有改變稱呼,依然以張嶸老師來稱呼他。
這讓張嶸感覺有些奇怪,於是便找了個機會,趁中間休息閒聊的時間,開玩笑似的向樂團樂手們問了這個問題。
樂團樂手們解釋了原因,張嶸這才知道,原來他們並不是諷刺自己,而是真心的尊敬他,把他當做前輩來尊敬。
具體的原因,是這段時間以來,隨著張嶸影子哥的身份曝光,《建立101》的熱播,以及隨之出圈,在音樂圈引起軒然大波,產生劇烈反響的國風音樂風格。
隨著《建立101》的熱播,張嶸在節目中演唱的《青花瓷》已經被傳遍了網路。
網友熱議的同時,音樂圈裡更是被這首歌震得不輕。
在此之前,從未有人將傳統民俗樂器如此完美的融合進流行音樂中,並且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這是一首被譽為開創了國風音樂風格的開山之作,幫很多音樂創作人提供了一片嶄新的溫床。
無數音樂人都在嘗試模仿這種新的音樂風格,不僅僅是流行音樂領域,古典音樂等傳統音樂領域也都對其有所借鑑。
這種國風音樂風格在今年的春晚上,《一剪梅》和《瀟灑走一回》被唱響的時候,就已經初顯端倪了。
在此之前,民樂和流行音樂完全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
往屆的春晚上,並不會缺少民樂的身影,包括今年的春晚上,也有一個《福祿壽鬧元宵》的民樂節目。
但對於廣大觀眾,甚至是音樂圈自身而言,都下意識的認為,民樂是民樂,流行樂是流行樂。
民樂在國內的地位不低,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份,很多從事民樂的音樂人都是國寶級的老藝術家。
和京劇團、話劇團等國家單位一樣,民樂也有國家級的民樂團,享受政府撥款。
可也和京劇、話劇一樣,民樂也早已式微,除了政府組織的大型文藝匯演,還有每年的春晚,基本上已經很難在其他地方看到民樂的身影了。
網路上也有民樂的節目,可受眾卻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根本談不上什麼影響力。
民樂團除了撥款以外的最大收入來源,已經和京劇團一樣,變成了售賣音像光碟。
而廣大人民群眾雖然大都知道民樂,但對於民樂的印象,卻都是紅白喜事上吹拉彈奏的民樂班子,土的要命。
即便是對民樂感興趣的,叫得出幾個技藝高超的民樂大師名字的人,一般也會認為民樂和京劇一樣,都屬於國粹,一般都在正式場合或是特定的地方欣賞,平日裡根本不會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