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入會的人員獲得入會資格之後,就由協會至少不少於三位理事對他進行考核,一是此人必須有三件精品古玩,或者一件過硬的藏品;二是此人必須對自己的藏品有深刻的認識,還必須透過考核人對他在行的那一項的提問,如果都沒有問題,此人就入會成功了。
當然,還有一種特殊情況,申請入會者只有一些淺薄的古玩知識,但他可能會陵市古玩界的提升有很大貢獻,可以透過擴大會議,由多位協會的管理者共同商議,如果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就可以透過入會申請。
其實說簡單一點,這也是為了某些有錢老闆加入協會開的口子。
李士雄早就透過於自明知道入會的條件,他也是信心滿滿,拿出了自己帶來的東西。
這是一幅畫作,還沒有開啟就可以從它斑駁的畫紙可以看出,這幅畫應該有些年數了。
李士雄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開啟自己的畫作,一幅花鳥畫頓時映入大家的眼簾。
一位理事先看向落款的部位,頓時大吃一驚,驚道:“這是錢選,錢舜舉的作品?!”
李士雄略有得意地說:“對,這幅畫正是錢選的《群芳獻瑞圖》。”
錢選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與趙孟頫等合稱為“吳興八俊”。錢選才學淵博,且著有多本著作,有《論語說》、《春秋餘論》、《易說考》和《衡泌間覽》等。另外,最令世人交口稱讚的,就是他在繪畫方面的成就了。
錢選以花鳥畫成就最為突出,其繪畫追尋傳統宗法,承兩宋遺法、取晉唐遺韻,以在南宋院體奠基了的審美格調上,結合他獨特的文人氣質,創造出一種既寫實又融入文人情感的詩書畫一體的花鳥畫。
他的成熟花鳥畫,在院畫基礎上吸取揚無咎一派水墨花卉的技法,創造了新的體格。他的山水畫以青綠設色見長,這種源於董源的變體山水,開啟了元代水墨山水畫的先聲。錢選還善畫人物,風格亦較古拙。
他還進一步發展了文人畫題寫詩文的傳統,在傳世的絕大多數作品上,都有自己的題詩或跋語,這一格式被後來文人畫家廣泛採用,逐漸形成詩、書、畫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提倡士氣說,倡導戾家畫,這些主張對後世文人畫影響較大。
聽說是錢選的作品,大家心頭無不一震,心態也隨之發生改變,比起剛才無疑要更加慎重一些。
這幅《群芳獻瑞圖》,畫芍藥、罌粟、秋葵、百合、月季等花,間以蝴蝶、蜻蜓、蜜蜂、蚱蜢、青蛙等草蟲,更以湖石、澗泉為背景,置花蟲于山水之間,情境遂活潑生動。
另外,除了錢選的鈐印之外,畫卷上面還有多位古人的鑑藏印,為證明這幅畫作的真偽增添了有力證據。
隨時時間流逝,大家一一仔細鑑賞過這副作品,有人臉上露出讚歎之色,也有人面無表情,還有人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不管大家是什麼表情,李士雄還是老神在在的,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東西有問題。
王之軒率先開口道:“小濤,要不你先談談?”
大家對王之軒的提議都表示沒有意見,不提孟子濤在外名聲最高,在場就數他最年輕,就算說的有問題,大家也是可以補救的。
見大家都讓孟子濤先說,不認識孟子濤的李士雄有些不明白了:“請問這位是?”
魯溫韋沒好氣地說:“你難道連我們古玩協會最基本的都沒有了解過?”
於自明連忙說道:“李先生,這位就是你一直唸叨的孟子濤孟老師。”
李士雄作出恍然的模樣:“原來是孟老師,真是久聞不如一見,沒想到您現實生活中還要年輕。”
孟子濤客氣了一句,雖然兩人配合的天衣無縫,但他還是能夠察覺到李士雄以前應該沒有了解過自己。在陵市,像李士雄這樣的還真不多見了。
不過,這對孟子濤來說並不重要,敷衍了幾句後,就準備開始對這幅畫作進行點評。
“李先生,點評之前我可要先提醒您一句,如果您用這幅畫入會,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這幅畫在兩年之內是不得隨意轉讓的,而且這幅國的來歷必須清白。對此,您有意見嗎?”
“當然沒有,這幅畫是我從拍賣市場買下來的,短時間之內也根本沒有轉讓的想法。”
“那行。”
孟子濤點了點頭,開始侃侃而談起來:“錢選的花鳥畫有如董其昌所言:‘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雖是工筆設色,但事實上與宋代院畫相去甚遠,特別是與南宋的院體技法相比,已寓有更多的“寫意”成分。”
“從他的代表作《八花圖》、《桃枝松鼠圖》等均能體現錢選這種既有寫實又有文人意味的花鳥畫風格特徵。在他的花鳥畫表現中,摒棄了宮廷花鳥畫中的萎靡、纖弱、刻畫的因素,代之以文人運筆的“放逸”情味。”
“錢選的繪畫簡淡而冷逸,這在他的花鳥畫上的體現較明顯。他的花鳥畫基本上都是紙本,構圖章法主要有‘折枝式’和‘長卷式’,反映了當時的一種審美風尚。這種小幅畫便於有著十足文人氣的文人畫家隨時隨地抒寫表達自己的情感;再者這種構圖簡單、繪製精巧的畫法能很好地表現物象的本質,疏朗的畫風也符合文人畫的審美要求。”
“如錢選的《花鳥圖》長卷,描繪幾種不同的花卉,採取的是三段折枝式構圖,並且每段都有作者的自題,故又稱《花鳥三段卷》。先後分別為碧桃春鳥、白色牡丹、臘月梅花,此圖畫中的線淡細柔勁,葉的邊線多波形,花瓣的線雖不離物象,卻也鬆動隨意,特別是未放之苞,不再著意於他的飽滿。”
“這種折枝構圖,看似簡單、佈局平平,白色牡丹一段卻透過虛實關係的處理表現出比較理想的效果。這種主次虛實節奏關係、花葉的穿插、肌理技法的經營,平中見奇,給人以清雅出新的藝術感受。”
“其中的一段碧桃春鳥畫,畫面中花枝所佔畫幅的面積小,畫面空曠,花枝纖弱,鳥的外形細瘦,佇立枝頭,凝神遠望,將觀者的視線引向畫外……”
“另外,咱們再說紙張,真跡的紙質細膩,正面光滑,纖維交織均細,厚度均一,綿軟易受墨,而且壽命長並抗蛀,故人們以棉紙或“蠶繭紙”予以美稱,紙中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