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於發生在深夜,或許並沒有引起周圍人注意,所以……”
“我明白。”顧晨話說一半,齊軍已經大概清楚了顧晨幾天的具體訴求:
“按照你們這意思,這個老太太很有可能掉進河裡,那麼算算時間有多久?”
“快一個月了。”盧薇薇說。
“快一個月了?”身後一名年輕的藍天救援隊隊員聞言,也是不可置通道:
“那就挺麻煩的,你們要知道,這一個月內,江南市都在下雨,這雨水還時大時小的。”
“所以這勢必會導致這河水的流速也不規律,這我們都沒有水文資料,尋找起來會非常困難。”
“呵呵,不困難我們也不會找你們,畢竟你們藍天救援隊是專業的。”袁莎莎知道這些隊員有牢騷,也知道打撈工作,其實難於上青天。
所以袁莎莎時不時的彩虹屁,也是想讓這些藍天救援隊想想辦法。
齊軍眉頭緊蹙,也是實話實說道:“老王,我實話跟你說吧,現在這種情況,非常複雜。”
“首先就是時間過長,還有就是打撈的水文情況,我們目前一無所知。”
“尤其是江南市這段時間,連續下雨,水文的流速不好計算。”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王警官也感覺有些頭大,畢竟光尋找屍體這一項,就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齊軍猶豫了幾秒,直接回道:“辦法也不是沒有,我就猜到這次任務不太簡單,所以,我把專業檢測工具帶來了,就在車裡放著。”
“什麼專業裝置?是依靠聲光探測手段的攝像機?還是影象聲吶?側掃聲吶?”顧晨問。
見顧晨還是挺懂行的,齊軍不由咧嘴笑笑:“沒錯,顧隊,現在打撈屍體,基本上都得靠這個。”
“如果不依靠聲光探測手段的攝像機,以及影象聲吶,側掃聲吶,光靠人工尋找,那工作量可大多了。”
“如果說,你人是昨天晚上墜河的,我們人工尋找,在這種小河裡,可能需要一天時間,或者兩天,再不濟,三四天基本上是可以找到的。”
“但是現在都過去快一個月,而且也沒有人發現屍體浮現,靠人工就有點難辦了,所以只能靠這些專業裝置。”
話音落下,齊軍對著身邊幾名年輕隊員說:“你們去車上,把這些裝置抬過來。”
“明白。”
幾名年輕隊員聞言,立馬轉身往車輛方向走去。
回頭看著幾人,齊軍又道:“像這幾年來,不幸溺水身亡的事件頻頻發生,我們在打撈溺水者的時候,使用的方法也會層出不窮。”
“但是在河流水網密佈的地區,不少地方都裝備了撈屍神器。”
“撈屍神器?”盧薇薇聞言齊軍說辭,也是頗感好奇,問齊軍:“撈屍神器是什麼?機器人嗎?”
“呃,差不多可以這麼理解吧。”齊軍也是默默點頭,若有所思道:
“我記得這玩意兒,是羊城一個姓白的警備法醫發明的,那名法醫發明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能夠保留不幸溺亡者的尊嚴,能夠離開那片傷心的水域。”
“這事我知道。”顧晨聞言,也是默默點頭:“那名白法醫,6年前是羊城市公安局,番區分局刑警大隊的法醫,屬於技術中隊四級警長。”
“我看過他6年前的報道,那時候的他,長時間見證了溺水的悲劇。”
“所以白法醫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也經常說,長期以來,水中屍體的打撈工作也是一個難點。”
“由於他們那片管轄的水域地形比較複雜,再僱傭完成打撈作業的時候,所花費的成本也會比較高。”
“所以請人打撈一具屍體,一般需要花費1500元左右,有的甚至要到4000元不等,有時候也會出現討價還價的現象。”
“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水中屍體的打撈,本就是一種髒活和累活,也被人們稱為是一種不吉利的工作。”
“所以,如今水中打撈屍體的工作也會越來越少,因此那名白法醫在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經驗方面的總結,帶領著一些成員,組成了微創新的團隊。”
“他們利用自己長期獲得的經驗,經過力學的計算方法之後,創造出一種水中屍體打撈工具。”
“沒錯。”見顧晨竟然也知道這些,齊軍也是默默點頭,附和著說:
“這種工具主要是由鋼材製造而成,達到六十五千克,能夠車載攜帶,也能夠現場組裝,方便使用。”
“反正,當初他們在羊城附近的水域試用,能夠快速的完成工作,也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所以稱為撈屍神器。”
“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遺體不會留下傷痕,也能夠保留遺體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