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128、案底企業家

王倩呆呆的看著顧晨,然後搖頭。

“你不知道?”顧晨說。

“警察同志,20年。”王倩伸出兩根手指,弱弱的道:“這20年前的東西,要說記得,那我肯定是撒謊了。”

“不過我倒是可以告訴你,那個人高高瘦瘦的,耳多下邊有個黑痣,這個我倒是印象深刻,因為我耳朵下邊也有顆黑痣。”

話音落下,王倩測過右臉,指著右耳下方道:“看見沒?只不過那人的黑痣,比我這顆要大很多,一眼看去,非常明顯。”

顧晨根據王謙的講述,將購買膠帶者的具體特徵記錄在案,又問:“那還有沒有其他特徵?”

“呃,普通話說的不是很好,也不是江南市本地口音,可能帶江北口音吧。”

“江北口音?”顧晨遲疑了片刻,問王謙:“你怎麼就斷定是江北口音?你聽得懂江北方言?”

“當然,我愛人就是江北人,他說話就帶點江北口音,所以這點我非常清楚。”

“也正是因為這幾個特點,所以我才記得住這人的一些特徵,否則我早就忘了。”

感覺在王倩這裡也並不是毫無收穫,至少說明,曾經來店裡購買過膠帶的男子,跟兇手肯定脫不了關係。

考慮到王倩交代情況的真實性,顧晨決定返回江南市,去找當年在市三中對面開店的其他店主,以求證王倩的說辭。

而另一邊,王倩所交代的情況具體如何,顧晨還有待商榷。

但是顧晨在王倩的文具店裡,找到了20年前同樣種類的膠帶。

但是顧晨目前來說,並沒有發現這名叫王倩的女子,與被害人魯俊之間存在任何關聯。

返回到杭城分局刑偵隊,大家依舊坐在一起集中討論。

聶琴道:“我們的偵查員查得特別仔細,但是越查越覺得這個女的不像是參與了案件。”

“辦案件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方向錯了。”顧晨雙手抱胸,若有所思道:

“從那枚指紋提取的位置看,有九成的可能性是犯罪嫌疑人所留,但是有時候就是那麼湊巧,偏偏這枚指紋就不是犯罪嫌疑人的。”

“王倩也就是那一成?”袁莎莎問。

顧晨默默點頭:“機率這東西,很難說。”

“但是這條線索至關重要,為了核准這條線索,還需要杭城的刑偵同僚們,圍繞這個王倩的生活經歷、社交關係、經濟來往、活動軌跡等開展深入調查。”

“這個放心,交給我們好了。”刑偵隊的一級警司道:“經過我們幾次研判,其實最終可以排除她的作案可能,因為這枚指紋很有可能是她在售出膠帶之前粘上去的。”

“也有這種可能。”聶琴瞥了眼顧晨,問道:“你覺得呢?顧隊長。”

“或許是吧,但至少我們在王倩這裡,也得到一些重要線索,至少對兇手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顧晨說這句話,其實也是在安慰大家。

畢竟寄予厚望的指紋,一下子失去了價值和意義,參與調查行動的大家,像是失去了一件珍藏很久的寶物,心裡空落落的。

……

……

從杭城回來沒多久,顧晨便直接去往市局技術科,而派丁警官和吳小峰去調查王倩當年的店面情況,主要是問清楚當年市三中對面幾家店鋪的老闆娘,是否跟王倩討論過當年浮屍案的問題。

也是為了求證王倩的供詞。

雖然顧晨對王倩這條線索不抱希望,但必要的補充調查還是需要的。

也是在大家返回江南市的途中,顧晨接到了高川楓打來的電話,說是在掌紋方面取得一定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