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很苦惱,顧恆只好起身,去一網情深完成工作後,打個車全城溜達。
網咖,他在找網咖,網管這份工作如今既然還吃香,當然要把最後一份剩餘價值榨乾。
除此之外,還可以順便做一番市場調研,看看如今漣水市的網咖到底是在怎樣經營,開發出網管系統會不會如他所預判的那般,受到市場追捧。
一圈溜達下來,他能找到的網咖只有八家,地理位置都比較好。
看到幾家網咖裡普遍不超過五十臺電腦的規模,他信心足了點,2001年的網咖數量相比起幾年後,簡直是少的可憐,而一個還未迎來爆發期的市場,關注度是很少的,那些技術咖不一定會注意到這塊市場,就算已經注意到,也不會如他這般,能準確預判未來的發展軌跡。
事實上這也不難理解,如今國內網際網路還處於發展階段,混的最好的網易、新浪等三大門戶,以及百度,騰訊等未來的網際網路霸主,都還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前進,不清楚未來的網際網路時代到底會走向何方。
試問其他人又怎麼會想到,網咖這種私營小場所,會在未來幾年內,隨著遊戲市場的興起,音樂影片網站的接連湧現,以一種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飛速發展,又怎麼會想到在這塊蛋糕上提前佈局,搶先切下一塊來?
心情大好的顧恆打著小算盤,和幾家網咖老闆開展深入交流。
談話中,有一位技術盲的網咖老闆說,他就是前兩年見市裡有人開電腦室生意很火爆,才頭腦一熱跟風開了一家,卻沒想到後來出政策,電腦室被定性為遊戲廳將被取締,機器將被沒收,要想保留機器,就得聯網,按網咖營業規則發展。一路跌跌撞撞,他走到今天,錢倒是賺了些,但是不懂網路這高深玩意,經營起來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
其他幾位老闆情況都大同小異,甚至還有一位,當初裝一個計費軟體就被坑了好幾千,要知道,網路上最早推出的一款計費軟體,是由一位網咖老闆掛到某論壇上的,可免費下載使用。
一次簡短的市場調查下來,一個大膽可行的計劃在顧恆腦中慢慢成型,憑著能說會道的技能,和在藍月亮與一網情深網咖迅速提升的維修技能,他最終和五家網咖達成合作協議,成了幾家網咖的臨時網管。
未成功的三家網咖中,有兩家老闆懂點基本的維修知識,沒捨得花錢請人。另外一家老闆見他年紀小,秉著“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看人原則,把他給打發了。
在合作的五家網咖裡,有四家網咖分別處於幾所高中附近,他顧哥能打的名聲在漣水市幾所高中似乎傳唱度很高,靠著這名聲,他籤協議,留手機號等一系列手段使出,成功預支到半個月薪水,每家800,加上從從藍月亮和一網情深預支到的,手上現金堪堪突破八千。
還有缺口,他沒想過找土財主黃毅,他還要靠對方牽線,和對方老爸談筆大生意,現在直接去要錢,基本上就絕了以後深交的可能性,不值得。
抱著實在不行就暫時淘一臺二手筆記本先用的想法,他打車去電腦城。
說是電腦城,其實也就幾家不大的店面,店裡擺個一二十臺電腦,遠沒有十來年後的那般高大上。
走進一家店,顧恆直接傻眼,價格怎麼這麼離譜?一萬五,兩萬,三萬,怎麼不直接去搶?
他記得前世大二買膝上型電腦時,一臺當時主流配置的筆記本也才七八千,怎麼提前個一年多就貴的這麼離譜?
難道說,這一年多電腦市場發生了什麼大事,導致價格大跳水?
筆記本暫時是買不起了,好幾萬的票子足夠在漣水市買個一二十平,就算買得起他也不花這冤枉錢,還是淘些二手裝備回去自己組裝桌上型電腦吧。
最後,他花掉近七千多大洋淘到兩臺主機,外帶顯示器和滑鼠鍵盤,其中一臺有個六成新,但配置一般。另一臺到處都是刮痕,看上去和破爛差不多,不過還勉強能用,配置也算主流。
在店老闆的笑聲中,顧恆把電腦拉回顧爸在學校附近租的房子,當時業主死活不肯租一個星期,只好租滿一個月,現在還差二十多天到期。
把兩臺機子裝好,又匆匆趕去電信公司,塞了兩百塊紅包,讓他們務必在今天把寬頻裝好。
到下午五點多,終於把一切搞定,但顧恆身上,在交完開通4M寬頻的半年費用幾百塊後,只剩下可憐的幾十塊錢墊底。
試用一下機器,下載一些必要的軟體,解決掉一些小毛病,他走出了房間。
他還得去二伯家一趟,顧爸回去時已經和二伯打過電話,他要是今天沒在二伯家露面的話,估計明天顧爸就得氣勢洶洶的跑來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