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五章:客場、主場!

同意減持股份!

這是顧恆給出的回覆。

換做三年前,他可能會有不甘。但如今,站的高度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與高度,也開始變化。

生意只能是生意,沒有太多道理可講。

誠然,是他給出的創業資金和策劃方案,才讓許婷婷的那些創業合夥人輕鬆邁出了第一步,並且領先扎克伯克的團隊一步佔據了主導權,並且趁機吞併了對方。

但這並不能成為對方會感激他,把他看成自己人的理由。

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立場,對於許婷婷的那些創業合夥人來說,他們的立場,首先得是考慮自身的利益,其次才會輪到顧恆這位股東的利益。

而他們自身的利益,則是立足於Facebook不斷發展壯大這一點上的。簡而言之,唯有Facebook發展的越好,他們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於是,顧恆華人的身份就怎麼都繞不開了。

要知道,這裡終究是美國,是一個推出過《排華法案》,也鼓吹過華國威脅論的國家。顧恆作為一個華人,想要在臉書身上吃到最肥的那一塊肉,根本不可能。

作為一家會涉及到使用者隱私資訊的科技公司,當它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並且具有了一定社會影響力時,不可能讓別國人對它擁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顧恆堅持不退讓,還想在Facebook中擁有一定的主導權和話語權,要麼他像雅虎總裁楊致圓那樣移民米國,要麼就只能退讓。

否則,Facebook別說走的像前世那麼遠,甚至有可能被政府強行干預而導致夭折,所有投入血本無歸。

因而,在客場作戰,顧恆只能退,並且還做好了在後續融資中,持續減持股份,不斷削弱自己影響的打算。

這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人家是自詡處於宇宙中心的老米呢。

前世軟銀能夠可以持股阿里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一直持續到上市,那是羨慕不來的,因為有著天時與人和的加成。

天時方面:早期的華國因為缺少黃金等貴重金屬作為保證金,所發行的貨幣不被世界金融體系所認可,需要大量的外匯來引進國外的一些先進產品與科技,不得不放開政策,鼓勵引進外資。

這在當時,可是作為一項國策來執行的,並且還給前來投資的外商諸多政策上的優惠。所以如軟銀、高盛等外資才能在國內大筆撒錢,而以他們的投資眼光,廣撒網,自然能淘到不少大魚。

人和方面:則是因為早期國內缺乏足夠的資本去孵化一些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這樣的新興行業,因為有2000左右那場波及全球的網際網路泡沫危機的前車之鑑,國內一些握有資金的機構對於這一新興產業缺乏足夠的戰略眼光與魄力,不敢下重注。

要知道,阿里在2005年的融資規模就是以億美元為單位計算了,國內敢玩又玩得起的,能有多少?

於是,國內沒有資本敢博,外資在網際網路企業眼中,就成了香餑餑。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是軟銀、雅虎等外資或企業成為了阿里的大股東,在眼看著阿里前景越來越明朗的時候,最終也只是賺取了利潤,無法干涉具體的管理與運營權。

那也是因為逐漸崛起的華國民眾與上層,無法容忍外資擁有這一權利。

個人或企業,要想與整個國家的民意和體系去對抗,那無疑是取死之道。

看明白了這一點,顧恆對於減持臉書股權,也就沒了什麼抗拒,異地而處,他也會這麼做。

因此,他很輕鬆的給出了不讓許婷婷為難的答覆,安慰許婷婷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

對於許婷婷,說實話,顧恆是心有愧疚的。

原本是想給予她事業上的輝煌,已補償自己對她感情上的虧欠。

可就在前不久,他接到了一通電話,被臭罵了一頓的同時,也知道,那不是補償,反而欠的更多了。

那是凌舒打給他的。

也讓顧恆知道,也許事業與成功可以讓很多人得到滿足,但這裡面不包括許婷婷,她也有這樣的發言權。

凌舒提起過,許婷婷其實不想成為什麼事業女強人,因為她有一個被稱為女強人的母親。

因此,可以說,許婷婷是因為他才選擇了在米國創業的道路,也是聽了他的建議,以投資移民的方式拿到了綠卡,還因此與家裡鬧出了矛盾,這讓他覺得愧疚愈深。

因此,顧恆被凌舒罵的毫無脾氣。

是,許婷婷如果照這條路走下去,有很大可能,會取得比她母親更輝煌的商業成就。可那本就不是她所追求的,即便是真的成功,又能有什麼滿足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