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顧爸顧媽翻出顧恆小時候的相簿,找到一張顧恆換牙時的照片,保證新牙齒很快就長出來,並給出“帶口罩去上學”這種頗具開創性的建議,才算是安撫好了這寶貝疙瘩的小情緒,讓她乖乖的上桌吃飯。
飯後,丫頭似乎已經忘了自己剛才還覺得是天塌地陷般大事的換牙事件,一邊用沒門牙的小嘴,開始津津有味的啃著蘋果,一邊瞄著顧爸和果果聊天的時候,偷偷將顧爸每天必看的新聞,給切換到了少兒頻道。
少年不識愁滋味,丫頭的小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
但對於顧爸顧媽來說,心裡的擔憂,卻一直沒有真正的放下過。
有錢了,經濟寬裕了,房子也大了,出門有車接送了。可心裡,卻反而沒那麼踏實了。
主要是這一切來的太快、太突然,讓他們有些無法適應。
原本這種隱隱的不安已經有所改善,可最近,又開始復甦了。
是的,還是《胡潤百富榜》惹得禍。
如今網上和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傳出的《百富榜》訊息,甚至連芒果電視臺的晚間新聞都有過簡短的報導,還特意提及了本省企業家顧恆的名字,這樣的訊息,自然瞞不過已經會操著二指禪上網、並且有著看報看新聞習慣的顧爸。
幾十億的身家,內地富豪榜第七位!
這就是他們兒子如今的成就,這已經不是用為之驕可以來形容了,實在是有點太過嚇人了。
想想顧爸,以前上班時,一個月基本工資,五險一金一扣,才一千出頭。可如今,兒子卻在短短几年時間裡,賺下了幾十個億的財富,能不嚇人嗎?
他們一項只聽說過財不露白的道理,有點擔心兒子將自己的財富曝光在大眾面前,會不會引來別人的嫉妒,甚至是一些不法分子的覬覦。
不過,顧爸顧媽雖然擔憂,卻沒有直白的跟顧恆說,只是拿之前發生過的那起車禍事件做註腳,提醒他多注意個人安全,提防小人算計。
飯後的絮叨中,顧恆聽出了爸媽的弦外之音,最後得出觀點,還是得給爸媽找點事情做。
倒不是說顧爸顧媽瞎操心,而是唯有讓他們也慢慢跳出以往的侷限和眼界,也去切身體會一下從無到有創造財富的過程,結識到不同於以往的交際圈,這種擔憂才有可能真正的淡化下來。
就好比一箇中彩票發財的人,去領獎都要帶著面具,因為憑空得來的財富總會讓他們覺得不踏實。而那些透過創業而攢起千萬億萬身家的人,也沒見他們開著幾百萬的豪車出去,是帶著面具的。
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心態自然也會不一樣。
顧恆很清楚,即便是說的再多,也沒法透過言語讓顧爸顧媽打消心裡的擔憂,如今幾十億身家就覺著嚇人,要是今後有了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財富呢。
因此,最好的開解方式,是讓爸媽也有一份事業,慢慢融入到如今的生活層面,才能真正的解開心結。
尤其是顧爸,原本讓他辭去工作來湘市,只是想讓他不必為了家裡的重擔而太勞心勞力,可以以一種較為輕鬆的姿態享受生活。但如今仔細想想,其實也不一定好。
以前,顧爸是家裡的頂樑柱,整個家裡的吃喝都得靠他工作來維持,哪怕累點,心裡也充實。如今卻靠兒子養著,哪怕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但一個男人的心氣,也會在這種太過安逸和閒散的生活中,慢慢被磨掉。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顧恆自己有著這樣的慾望。換位思考一下,曾經一直以嚴父形象教育自己的顧爸,想要的,真的就是眼前的這種閒散的日子?
想到這兒,顧恆衝一副欲言欲止模樣的顧爸說道:“爸,問你個事啊。”
顧爸有點愕然:“什麼事?”
“你有沒有想過,再出來做點事。你看啊,丫頭沒上大學之前,你和媽肯定是放不下心的,沒法安心過二人世界,到處去旅遊散心的。而你在湘市熟人也不多,現在每天除了看看報紙新聞,就是偶爾去看看樓盤,練練字了,這樣的日子真要過個十來年,我擔心你不習慣。”
沒等顧爸接話,顧媽先一步開口了:“別說你爸了,來湘市這麼些日子,我都還沒適應過來呢。要不是你伯孃他們都來了湘市,真是連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還二人世界,不知道你們年輕人怎麼想的,就我和你爸,兩個人在一起,那就只剩下乾瞪眼了。”
顧爸點上一根菸,眼神有些閃爍,半晌後開口道:“我都這把年紀了,還能幹什麼啊。算了,不給你添亂子了,你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業就行。”
顧恆看出來了,顧爸這是明顯的嘴上拒絕,心裡還是挺有想法的。
顧恆沒有繼續說什麼,只是第二天,他以權謀私,私下招了幾位投資與策劃部門的高管開了個小會,諮詢了一個與公司毫無干係的問題。
第三天,顧恆則帶著顧爸去了凱福區已經開始竣工商業開發區看了一遍,然後給了他幾份策劃書。
最終,顧爸拿著一份“如何經營好一家健身房”的策劃書回去了,中間還轉道去書店買了一堆書。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