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一聽是趙雲事情頓時站了起來:“你且說說。”
“前些日子,孔明常不在府中,我便與子龍將軍閒聊。自然也談到了將來。子龍將軍本事常山人,為施展自身才華,曾跟隨白馬將軍公孫瓚,皇叔劉備。如今年屆不惑,回常山又心有不甘,如果……”
劉琮認真的聽著徐庶述說,說實話,如今這個亂世,英雄輩出,趙雲自認武藝還不錯。
讓他這個時候回去在家務農肯定心有不甘,但劉琮是打敗劉備的人,而且馬上要處決劉備一夥。徐庶如此說,劉琮立即想到可能是徐庶和趙雲試圖聯合起來想保全劉備等人。
諸葛亮見劉琮雖然聽得很認真,卻眉頭緊鎖立即出言提示:“元直,關於劉備等人的去留,是我力薦的,主公與亮不謀而合。劉備覬覦荊州久矣,此人不除,有損主公威望,如果是此事元直無需再提!”
見諸葛亮替自己解圍,劉琮總算舒了一口氣。
徐庶剛剛投到麾下,此事如果開口求情,劉琮還真不知道怎麼回到,但劉備必須死,無論諸葛亮怎麼認為,劉琮都會堅持!
“孔明莫急,主公,不是徐庶多事,庶只是想替主公留下這員猛將而已。”
劉琮看看諸葛亮再看看諸葛亮,再看看徐庶,想到趙雲能夠招為己用還是強忍著聽徐庶說。
“主公,孔明,趙雲在劉皇叔身邊多年,與他們幾人感情深厚,如果主公能夠饒恕他們其中一到二,既能贏得子龍將軍的心,也不損害主公的威望,相反百姓一定會認為主公寬厚仁慈。”
“這也是趙雲將軍的想法嗎?”諸葛亮還是不敢大意,怕徐庶趁機訛詐劉琮。
“這本來就是子龍將軍的意思,庶只是代為轉述。如果主公能夠聽取子龍將軍的意見,子龍將軍必定感激不盡從而願意為主公效力。”
這下輪到劉琮為難,殺劉備等人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但想要趙雲心悅誠服歸順自己,劉琮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
“元直先生,劉備是荊州大害,孔明已經說過。而劉關張親如兄弟,我若留下其中一人,必定生不如死。況有朝一日若是僥倖得脫,勢必懷恨在心,若是伺機尋仇,我將如之奈何?”
“主公,此事庶也想過。劉皇叔與張飛自然留不得,唯獨那關將軍不同。當日曹操打散他們兄弟三人,他仍舊感念曹操收留之恩,數次替曹操出戰。主公若是能饒恕他,不但子龍將軍能為主公所有。那關將軍必定會感念主公恩情。若是他不感念主公寬宏大量也不要緊,兄弟情深,他一人獨活,必定不久便鬱鬱而終!”
說話間徐庶嘴角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詭異的笑容。
劉琮見到徐庶這表情才總算明白,徐庶不是一心要替劉備求情,而是想拉攏趙雲作為自己投奔劉琮的見面禮,至於劉備等三人的死活不是重點!
劉琮腦海裡飛速的分析這徐庶的話,諸葛亮的態度也漸漸緩和下來。
良久,劉琮抬頭對徐庶道:“好,就依先生所言。三人之中,關羽可以獨活。不過關羽身手極好,而劉關張等人感情深厚,所以即使留下關羽也要如重犯一樣帶上腳手鍊。人可以不呆在大牢裡,但過往劉備手下舊將要探望必須經過我同意,包括先生和趙雲!”
“主公聖明!徐庶替子龍、雲長謝謝主公!”
“先生一心為我荊州招攬人才,應該是琮謝謝先生才是!孔明,元直先生和趙將軍在襄陽尚無住宿之地,這事就勞煩你親自去辦,尤其是元直,不可委屈了他!”
“徐庶謝主公!”
對於徐庶、趙雲這種人才,劉琮自然不能虧待,當然再牛*逼的人才也必須有君臣之分,劉琮雖然心裡樂開了花,但替徐庶、趙雲安排住宿,買宅院的事情,當然不能他親自去辦,但為了顯得重視,就只能交給諸葛亮了,何況諸葛亮本來就與徐庶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