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何嘗不知道楊懷的目的,他就是來探底的,順便嘲笑下。劉琮自然要讓他如願。
“楊將軍有所不知,其實荊州兵馬並不多,連同各郡郡兵也不足十萬,卻是兩面有敵,那江東孫權雖然是與荊州同盟,但若是荊州與曹操的戰鬥陷入僵局,那孫權勢必會出兵撿便宜。
當初琮之所以敢率兵入蜀就是因為曹操要徵關中,荊州無壓力。如今荊州能依靠的便是益州了。將軍一定要替琮多多美言啊……”看著楊懷心滿意足的離去的背影,劉琮在書房門口拖著長音喊道。
楊懷走得很快,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劉璋將葭萌的將士留在益州,至於支援,哼……一個子也沒有!所以劉琮最後說得那句話,他根本就沒有聽進去。他現在急著回驛館與高沛商量下一步行動,如果劉琮不肯將葭萌將士留下,楊懷和高沛便要和成都的張任遙相呼應,用強將劉琮的兵留下。
送走楊懷,又有信使到,這回事成都的,一封是劉璋的,劉璋最終答應給劉琮補充五千士兵,即刻從廣漢郡調撥,四千石糧草也一併運到。劉琮看完信笑了,哈哈,劉璋啊劉璋,看你那小家子氣也成不了大事,這益州是我的了,這下可是找到藉口與劉璋反目了!
當初為了共同抵禦曹操,老子我可是親自帶著軍師和大將還有兩萬精兵從襄陽來到葭萌。如今曹操反戈一擊,作為飽受荊州恩惠的劉璋居然如此小氣?哈哈……
第二封信是張松來的,張松在信中詳細的闡述了成都現狀,並指出劉琮切不可急於回荊州。相反應該利用劉璋支援不到位的問題大作文章,甚至可以直接兵行成都,拿下成都益州可定……
想到張松如此對自己不禁為張松的安危擔心起來。
“廖化!”
門外的廖化隨即急匆匆的跑進來:“主公,有何吩咐?”
“你速速帶著此信去成都,務必讓張松張子喬儘快轉移親屬,然後護著他前來葭萌。急著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
“主公放心,這益州打得過我廖化的沒幾個。”
“不可大意!子喬的安全最重要!到了之後務必讓其儘快出發!”
廖化領命出去,劉琮便開始計劃,如何收拾掉楊懷和高沛,然後進軍的事情。
不一會門外又有親兵前來:“主公,縣衙外有葭萌百姓求見。”
來了,劉琮一聽便知道,自己這一年來在葭萌總算沒有浪費,再怎麼隱瞞,老百姓到這個時候應該知道點情況了,只是知道劉琮軍務繁忙可能沒第一時間來打擾。
“將人待到縣衙去,另外請文長、孝直等人前來議事。還有……通知小楊懷和高沛兩位將軍。”既然要演大戲豈能少了配角?
想到此處,劉琮又輕鬆了些,圍著攤開的兩份書信轉來轉去。
突然,劉琮快步衝到書桌前,將兩份書信拼在一起,然後他就有了驚喜的發現,將第二封信放到左邊,第一份放到右邊,兩封信連線處赫然寫著:家中安好,亮請速奪!
哇!果然是驚天計策,不但筆跡是諸葛亮的,而且只有諸葛亮知道劉琮喜歡橫著看,而且喜歡從左到右閱讀。這個小細節,劉琮從未跟人提起,諸葛亮當初也只是好奇,劉琮怎麼可以橫著寫,而且讀起來十分別扭!
這個諸葛亮,居然把字藏在兩份書信上,要不是自己仔細研究,根本不可能發現。
不過這個辦法確實好!因為只有劉琮一個人習慣這樣的看法,也只有諸葛亮知道。這就與和諧後世的密碼電報一樣,十分可靠。這也是為什麼法正、龐統和楊懷等人都沒有看出破綻的原因所在。
看到這幾個字,劉琮才覺得一切順理成章。
曹操在關中與馬超、韓遂等人消耗了大半年,就算馬不停蹄,趕到荊州也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能作戰。這文聘和黃祖是沙場老將豈有不知,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送來八百里加急、十萬火急的軍事情報呢?
解開了書信的疑雲,劉琮心情大好,拿著書信連同劉璋給自己的信快步來到縣衙大堂。
堂上,魏延、法正、龐統和楊懷、高沛等人已經落座,門外擠滿了葭萌百姓。
劉琮落座之後,微微皺了下眉頭問法正:“孝直兄,門外怎麼回事?”
法正還兼著葭萌縣令,這百姓聚集,劉琮自然第一個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