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是後勤保障連,還是工兵排,都應該具備和作戰部隊差不多的素質。”
“一旦上了戰場之後,情況訊息萬變。這些在敵人眼中不起眼的部隊,隨時可能發揮巨大作用。”
“這就是數字化合成營需要在全面發展上多下功夫的原因……”
聽完了蘇七月的一番講述,劉衡、鄧佳華二人都是深以為然。
“呃,七月你接著往下說。”
劉副參謀長意味深長地說道。
蘇七月答應一聲,介面道:“其次,看清資訊主導的特點,轉變制勝觀念。”
“數字化合成營將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數量綜合整合,從而具有完整的功能要素、標準的組織結構、統一的技術體制、規範的資料介面以及可量化的能力指標,表現為模組化的整體功能。”
“各要素之間由各種資訊相互關聯,使各種力量產生聚合效應,釋放巨大戰鬥效能。”
“在數字化資訊的主導下,打點斷鏈、擊要癱體,將成為未來戰爭制勝的核心。而快速機動、精確打擊則會成為戰爭制勝的關鍵。”
“合成營在作戰中打擊目標的選擇、戰法和手段的確定都將產生巨大的轉變。”
聽著蘇七月的這番陳述,梁峰就默默點了點頭。
確實,剛剛的演習中,蘇七月和他的數字化合成營,就很好的詮釋了快速機動、精確打擊這兩點。
“我們之所以叫數字化合成營,就是要緊緊圍繞奪取和保持制資訊權、破壞敵方作戰體系的能力加強自身建設。”
蘇七月跟著補充道。
聽完了蘇七月說的這兩點內容,劉衡不禁暗暗感慨。
其實對於K集團軍想要搞數字化合成營的迫切性情,他是能理解的。
畢竟,K集團軍在之前和C集團軍的一場演習中,表現並不好。
如果在數字化部隊的建設方面不能奮起直追的話,那就真要被比下去了。
但是,缺乏蘇七月這樣的領軍人物,K集團軍真能建設好這個數字化合成營嗎?
對此,劉衡還是有一些疑慮。
“數字化合成營建設的第三個關鍵,就是要深化整體認識,轉變建設觀念。”
“合成營內部各要素的組合,絕不是簡單的搭積木式擺放,而要進一步融合,形成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描述合成營內部融合程度:”
“第一個階段類似於‘幾個雞蛋放在一個碗裡’,達到表面上的合成;第二個階段類似於‘幾個開啟的雞蛋放在一個碗裡’,達到初步的合成。”
“到了第三個階段,則類似於‘幾個開啟的雞蛋放在一個碗裡,並用筷子攪拌均勻’,達到高度融合。”
聽到這裡,劉衡忍不住插口道:“唔,七月這個比喻很形象啊。深刻地說明了‘合成’二字!”
鄧佳華也介面說道:“是啊,副參謀長。合成營整體作為基本作戰單元融入整個作戰體系,其內部各要素需要高度融合、密切協作才能產生聚合效應。”
“這方面,七月他們的數字化合成營就做得很好!”
劉衡釋然點頭道:“鄧部長說的沒錯!七月,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蘇七月輕輕搖了搖頭,道:“沒有了,首長。以上這三點,就是我個人對數字化合成營建設的全部想法。”